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石家庄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构建基层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年来,石家庄市非常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要坚持正确文化创作方向,创作更多优秀文化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能够塑造人生。②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发展健康向上文化,有利于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④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单项选择题

请根据下文回答41-45题:
美国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报告说,过去200年中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了近一半。
温室气体被认为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化石燃料燃烧和其它产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1800年时地球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百万分之二百八十,目前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百万分之三百八十。但这只是在此期间本应进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总量的大约一半。占总量另一半的二氧化碳去哪里了呢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的科学家克里斯托弗·萨宾领导的多国科学家小组分析了 1989年到1998年间有关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3项重要研究成果,这3项研究搜集[ ]了7.2万多个海洋标本,然后得出结论说,在化石燃料燃烧和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被海洋吸收了48%。
对于地球上逐渐扩展的绿色植被是否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的疑问,萨宾指出,地球上绿色植被的增加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而其他科学家在同一期《科学》杂志发表的相关报告说,在过去200年中,农业垦荒毁林等土地使用格局的变化也导致了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增长,但这与植物的吸收量几乎是持平的。萨宾还认为,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很慢,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贴近水面处存留,因此这一吸收过程将会持续几百年。
在同一期《科学》杂志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的另一位科学家、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的理查德·菲利在另一篇报告中指出,二氧化碳在水中分解会形成一种酸,这一过程可能会影响海洋生物,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确定。
在实验室检测中,菲利和其他研究人员发现,贴近水面处的二氧化碳量增加会造成包括珊瑚虫、海螺和浮游动物在内的海洋动物的壳溶解。他们认为,到本世纪末,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海洋动物壳中的钙含量损失25%到45%。

下列关于“温室气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温室气体被认为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B.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C.过去200年中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了一半

D.1800年时地球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百万分之二百八十

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材料的能力、表达能力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1.据称,如果从正规的厂家进货,眼镜架的价格一般为3-20元,10元以下的为低档,10-15元的为中档,而15-20元的就是高档货了。货物一旦进入店门,身价顿时倍增,10元以下的卖60-150元,10-15元的卖150-300元,15-20元的卖 250-800元了。碰上一些品牌眼镜或者是材料较好的眼镜架,进价大约在30-80元,进入专卖店后的身价升值为:500-3000元了。“有些受富佬追捧的,就是卖万元都有人要”。  拿老花镜来说,一般进价为10-20元,由于中国的老人消费水平不如年轻人,因此眼镜店一般定价“不高”,定价为40-200元,故此,在很多眼镜店看到老花镜都比较少比较粗糙。  贵的眼镜架也有,例如纯钛架,批发价从50元到180元不等,但卖出去的价钱为500元到5000元。  行内人士称,一般的玻璃白片,进价只要2到8元,如果是次品劣品,价格不到 1元,加膜的玻璃镜片价格大概在10至20元,但一般要卖到80到200元。树脂镜片利润更高,国产树脂镜片,一般进价为15-20元,进口树脂镜片最低批发价为30至 80元,在零售中却可以卖到300-800元。  实际上,有时还有不良商家以次充好,树脂镜片大多说是日本韩国进口的,碰上较真的顾客就拿真货说是欧美货,价格定得高得离谱。而目前市场上70%的镜片都是国产的。国际知名品牌树脂镜片零售价一般是进价的3倍。  在配件方面,顾客如果眼镜架坏了来修,需5毛钱一个螺丝、托叶,而实际上一袋10000个螺丝才28元,托叶2000个25元,普通合金脚腿0.5元/副,不锈钢脚腿 1.2元/副,含镍合金弹簧脚腿1.3元/副,塑料脚套0.03元/副。  2.今年开春,一家名为“眼镜直通车”的眼镜超市现身广州,并以反传统的超市业态引起了眼镜业内人士的关注。在同行眼中,它是不折不扣的“异类”:将店铺搬到了相对冷清的楼上,打出了同类产品1/2到1/5的超低价牌的广告。  但好景不长,“眼镜直通车”开张不久就遭到同行的联手狙击。广州眼镜商会发布公开信直指“眼镜直通车”“大搞价格战”,号召广大会员共同“抵制与直通车经营所有雷同的眼镜品牌”。“眼镜直通车”因此受到供货商的退货威胁。此后,广州、上海等地眼镜供货商纷纷撤货和断货。“直通车”店通过媒体惊呼:“局势如无改观,经营最多只可支撑半个月。”  “眼镜直通车”奋起反击,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广州眼镜商会停止“封杀”,赔礼道歉.并索赔名誉损失费1元。广州眼镜商会则公开举行大规模的新闻发布会,辩称自己的“抵制”号召绝非“封杀”,表示要向工商部门举报,反诉“眼镜直通车”不正当竞争,以捏造市场价的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在行业引发了劳资对立的危机以及行业信任危机,给整个行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双方矛盾迅速升级。  3.日前,“眼镜直通车”推行的平价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这一模式也对眼镜行业原有经营模式造成了冲击。昨日,广州眼镜商会有关人士称,“眼镜直通车”的出现使广州其他眼镜经销商的销售额急剧下降20%-40%。多家眼镜企业表示,眼镜直通车的“平价”宣传有炒作嫌疑。  直通车平价眼镜店的负责人对两种眼镜经营业态作了一个比较。他表示,传统眼镜经营模式多选择临街旺铺,而“楼下”租金比“楼上”平均要高出数十倍,比如相隔不到百米的另一传统模式眼镜店,面积约10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超过10万元;自己经营400平方米-500平方米的超市,每月租金才1万元左右;另外,采用超市经营方式,由于对货品需求量大,可以低价拿货,薄利多销。同时由于大大简化了从眼镜制造工厂――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成品这个行业链,改为直接从厂家进货,从而令商品成本二次降低。  4.在谈到目前眼镜行业到底有没有暴利问题时,广州市眼镜商会举出郝继涛(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去年的一份调查报告。郝继涛认为眼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顾客要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从镜片和镜架出厂到顾客使用,还要经过验光、加工,调校、复查等环节。因此,眼镜的销售完全是个性化的服务。在标准的技术条件下,验光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复杂疑难病例约两个小时左右。一般情况下初步估算,验光费用约50~100元,加工费用约25~30元。但是好的镜片加工工序多,时间成本也上升。批量生产的镜片,近视在1000度以内,散光在200度以内,超过这个范围的,眼镜镜片需要定做,加工时间要在3天至1周时间。特殊需要的甚至需到国外去加工。由于验光和加工都是较为复杂的技术工作,因此,体现的价值需要进一步计算(验光的费用在美国约30~50美元,在香港约200~700港元),而国内一般以免费验光、免费加工作为吸引顾客的卖点,其价值被隐蔽起来了。  5.眼镜行业因为其专业性的要求,不可能像白菜一样批发。”东方眼镜老总宋宁说,每个人的眼睛生理特征不一样,决定了要对每个人进行个性化服务,像某篇报道里照片拍出的拿个小桶去买眼镜,是非常可笑而且对消费者的极端不负责。“事实上,严格地说,我们不能说是卖眼镜,而是要称配眼镜。眼镜不能像在超市里一样大批量出售,它已经成为高附加值的服务类产品。”  宋宁说,按照成本分摊,按照省劳动厅规定,作为中级技工的视光师,才有资格给消费者进行验光,每个月收入可达3500元,光是验光费,分摊到每副眼镜上达50元,而其他技术设备的折旧和投入,分摊到每副眼镜上,至少需要40元。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一副眼镜卖高价,按照商家毛利率的50%计算,即使从厂家进货成本是 10元,再加上合理的税收和其他租金成本,卖个百八十的,应该是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消费者还是感到眼镜卖贵了。为什么呢“我们并没觉得,他们的服务值这么多钱!”一位消费者这样对记者直言。  6.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眼镜市场的质量监督管理。该局的叶章善介绍,该局今年对我市眼镜市场质量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目前,我市配镜的合格率大概在60%- 70%,而大型眼镜店的条件会稍好一些,一般可以达到80%左右。  合格率不高与不少眼镜店硬件条件“硬”不起来有关。不少眼镜店不能保证5米的场所进行视力测量,配制眼镜必备的倒边机、瞳距机或瞳距仪、检影镜也不能备齐,而用普通直尺来测量瞳距,很不规范。有的小眼镜店甚至连最基本的焦度计和磨片机也没有保证,而用老式“炮筒式”测度仪来控制装配眼镜的光学指标,而其刻度值根本无法保证眼镜的装配精度。  在滨江路的一家眼镜店内,记者向店员咨询,是否到医院验光更准一些。这位店员说,医院眼科主要是治病,关于验光配镜,眼镜店才是强项。有关同一个人在不同眼镜店验光会得出不同屈光度数,这样的现象如何理解。一家小眼镜店的老板竟然说,这也是正常的。  据了解,我市一些眼镜店从事验光配镜工作的多从中专、职大等毕业,有的甚至从未从事过相关工作,也没有经过相关培训。而验光师需经过专门的培训,一个初级验光师,培训时间为一个月。  记者从市立医院眼科了解到,验光配镜专业性很强,必须具备眼科专业知识,配镜要在全面了解眼睛的基本情况之后,一个合格的验光师更需要数年的实践。至于验光配镜到底准不准,顾客也不能以主观的戴上眼镜后看得“清不清楚”为标准。

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