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将①分子 ②原子 ③离子 ④质子 ⑤中子⑥电子等粒子名称填入下列空格中:

(1)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______;

(3)构成原子的是______;              (4)带电的粒子有______.

答案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能改变的是:①;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可知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①②③;

(3)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可知构成原子的是④⑤⑥;

(4)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阴离子带负电荷,阳离子带正电荷,由此可知:带电荷的粒子是③④⑥;

故答案为:(1)①;(2)①②③;(3)④⑤⑥;(4)③④⑥.

综合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是早期的教会作家,虽然承认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却认为这些原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只能在“未来天国”中实现。到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阿奎那改变了“自然法”的内容,赋予“自然法”的观点以不同的意义。他认为“自然理性的光辉”是“神的光辉”在人身上的“印记”。因此,“自然法”服从于“神法”。他说:“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批、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这就是说,上帝创造的自然,本来就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东西应当受制于高级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下等人”应当服从“上等人”的统治,社会才不致分崩离析。

——作者依据材料整理

材料二 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汉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洛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奎那所论述的观点及其目的是什么?(5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述与阿奎那相比洛克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9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