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3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共13分)
(1) 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
(2)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格内容(3分)
工业区 区位条件 | 鲁尔工业区 | 沪宁杭工业区 |
自然资源 |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 |
交通 |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和 __ 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
市场 | 市场广阔 | 市场广阔 |
劳动力 |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
(4) 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10、表3,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2)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海洋运输;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4)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本题考查中外著名工业区的发展。(1)依据A地的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且各月份降水均匀,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地夏季月均温在20℃以下,气温偏低,日照较少,不利于谷物的成熟。(2)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区,其劳动力素质较高,而沪宁杭工业区有上海港等港口海运发达。(3)结合教材借鉴鲁尔区采取的措施回答即可。(4)城市B为苏州依据表1可知GDP增长迅速,且GDP中以第二产业为主,说明工业发展迅速,实际利用外资和出口额大幅增加,邻近上海等大城市,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