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近年来,山西省煤炭工业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产业素质显著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平稳向好的趋势,产业步入发展新时代。2011年,山西省在完成煤炭产量8.72亿吨、同比增长17.71%的同时,煤炭行业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朝着循环化与高端化方向进军。2012年,全省煤炭产量目标为8.5亿吨,力争达到9亿吨。该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小题2: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原因是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却难以发挥出优势

C.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D.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小题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C.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D.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题目分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得该地输出产品多样化,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且可减轻铁路压力,降低运费,进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题目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经济效益,故与提高煤炭产量无关,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不属于经济效益。

小题2: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反映了其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依赖于生产的发展,故主要从山西省生产简单,没有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分析。

小题3:炼铝厂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布局于山西省主导因素为能源丰富。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我国的区域能源基地发展概况和影响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