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成功漫步太空,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从“神一”到“神七”,中国航天人经过了一段漫长的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的探索历程,我国的航天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正在高速增长的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科技活力。

材料二:2009年1月9日,温 * * * *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为什么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②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2)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公民的科技素养,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强盛和社会的进步。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③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 * * 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秋九月,楚子围宋。

  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日:‘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毂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子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陨,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先父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微。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犀:申犀,申舟之子。②不毂: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辞。③考死:意为完成使命而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亡也——鄙:以……为边境

B.遂其君命——致:传达

C.筑室,耕者——反:造反

D.敝邑子而食——易:交换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最能体现讲信义的一组是(     )

①杀女,我伐之

②秋九月,楚子围宋

③晋师悉起,将至矣

④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

⑤受命以出,有死无陨

⑥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舟出访齐国,担心自己路过宋国会被杀是因为他曾在孟诸战役中得罪了宋国。

B.宋被围,求救于晋,晋景公听从伯宗的劝告没有出兵,而是派解扬通知宋国投降。

C.解扬认为“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尽管他违背了诺言,楚庄王还是放了他。

D.宋国人害怕楚国长期围城,派华元连夜潜入楚营与子反谈判,签订盟约,宋楚讲和。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