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中年男性,蛋白尿1.8g/天,血尿,眼睑和下肢轻中度可凹性水肿,血压150/95mmHg,血红蛋白90g/L,血肌酐200μmol/L。一下哪项治疗不适合

A.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摄入量
B.积极控制高血压,应用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C.强的松片60mg/天
D.避免有损肾功能的因素
E.应用血小板解聚药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解题思路]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以保护肾功,延缓肾功能进展为目的,故不用大剂量激素治疗。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拥抱”一词的主语是(     )

A.“我”

B.爆竹声

C.浓云

D.浓云和雪花

2.“拥抱”一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蹒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了天地众神享用了祭祀的酒肉和香火后满足的神态。

B.讽刺了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

C.写天地众神享用了祭祀的酒肉和香火后,能给人以美好的祝愿。

D.祥林嫂的惨死和祝福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是反语。

5.祥林嫂到底是怎么死的?常见的说法是:死于贫穷、悲伤、恐惧或孤独。电影《祝福》的处理是:祥林嫂最后由于饥饿,倒毙在风雪交加的野地里。其实,这些在鲁迅的原著里,是找不到什么根据的。到底是谁杀害了这个善良的女人呢?有人说是鲁四老爷,因为他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自觉地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小说叙述的是祥林嫂的悲剧故事,为什么不以祥林嫂为题,却取名“祝福”?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