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请回答:

(1)“画了一圈”主要指的是对外开放的什么措施?为什么要在“南海边”呢?

(2)1984年邓 * * 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到20世纪末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在19世纪40年代后,中国近代也开始了对外开放的进程。请比较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这两次对外开放的异同。

答案

(1)办经济特区。原因:地理位置——地处南方对外交通重要海陆通道或港口;毗邻港、澳、台;人脉——著名侨乡;渊源——历史上与海外交往密切。(海上丝绸之路)

(2)

 近化现化
相同都是学习西方的优秀成果;都是由沿海向沿江、内地拓展

动力被迫,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打开国门主动打开国门,主动学习西方
前提半殖民地半封建前提下,没有能够独立自主、不平等国力虚弱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前提

地位提高、国力增强

路线与列强侵略势力深入路线相同以经济建设需要和地理条件、开放功能为依据
作用客观传来了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技术、管理经济等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但西方主观是为了使中国沦为其政治经济附庸,中国没有独立自主,以消极作用为主;独立自主的前提和国力使得中国能够趋利避害;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
根本不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放社会主义中国的开放
 

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选在深圳、汕头、厦门和珠海,原因主要从历史的原因、

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近现代对外开放根本不同在于国家的性质及开放的目的不同。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