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可胜食 谷:稻谷 数罟不入洿洿:深
B、斧以时入山林 斤:锛子养生丧死无 憾:遗憾
C、鸡豚狗彘之 畜:牲畜谨庠之教 序:学校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检查涂有饿莩 饿莩:饿死的人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
A、五亩之宅,之以桑
B、狗彘人食而不知检
C、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
D、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3、选出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句式不同的一项
[ ]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

1、B

2、C

3、A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是阅读小能手。

老军人

       初春的一天,我在火车站几乎是被人流拥上了公共汽车。一上车,我的目光便被一位靠窗坐的老军人吸引住了。他年近七十,军帽下露出如雪的鬓发, 在鲜艳夺目的领章帽徽衬托下,显示出一种军人的威严,在他那微合的眼皮下藏着一星炭火似的光点,默默地燃烧着。∥ 
       车到了五一广场站,我终于轮到了一个座位,站得僵直的双腿得到了解脱,这时,上来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车厢里立刻响起售票员尖锐的声音:“哪位同志给抱孩子的让个座!”我是个年轻人,本想站起来,可又感到站立的滋味实在难受;迟疑之间,那稳重、沉默的老军人突然第一个开口了:“请到这里坐吧!”他扶着椅背吃力地站起来,拉过妇女坐到他的座位上,那军人头顶上的红五星仿佛是一朵鲜红的云霞,在车厢里闪闪发光。 
       此刻,我身下的椅子像长出无数钢针,使我疼痛难忍。我第一次体会到坐着的滋味比站着的难受得多,于是我就悄悄地离开了座位,让更需要的人去歇歇吧!谁知,车子猛一停,强大的惯性使我失去了平衡。我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栽去,一脚踩在老军人的脚背上,可是他竟一点儿知觉也没有。∥ 
       终点站到了,人们蜂拥而下,老军人最后一个走出车门。此时,我看到他的左腿直挺挺地朝前挪动,发出“咯吱”的响声。啊,原来那是假腿!我心头突然涌上来一种热辣辣的感觉,不由得站定了脚步,望着他那一跛一跛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或情感。 (           )
     (2)形容声音高而刺耳。 (           )
2.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老军人外貌的句子。
3.当售票员喊“哪位同志给抱孩子的让个座”时,“我”迟疑是因
     为                                                                                                                                              
4.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                 当作                来写,表现出老军
     人                                                        
5.“我心头突然涌上来一种热辣辣的感觉……”是因为“我”发现                                                。 
6.如果你当时就在车厢里目睹了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