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C.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E. 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像如下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答案

(1)BCE

(2)B

选择题
计算题

化学世界里有许多“另类”的物质。如亚铁盐在空气中通常不稳定,易被氧化,如FeSO4·7H2O。而(NH4) 2Fe(SO4)2·6H2O晶体比FeSO4·7H2O晶体等其它亚铁盐稳定许多,可在分析化学中做基准试剂。常温下FeSO4·7H2O在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FeSO4,而(NH4) 2Fe(SO4)2.·6H2O失去结晶水困难许多。

FeSO4·7H2O的晶胞参数为a=1.407nm,b=0.6503nm,c=1.104nm,α=γ=90.00°,β=105.57°密度为1.898g/cm3,无水FeSO4晶体中最近的Fe—O距离为0.212nm,S—O距离为0.151nm,Fe—S距离为0.475nm,Fe—Fe距离为0.769nm,(NH4) 2Fe(SO4)2·6H2O的晶胞参数为a=0.932nm,b=1.265nm,c=0.624nm,α=γ=90.00°,β=106.80°,密度为1.864g/cm3,最近的Fe—O距离0.209nm,S—O距离为0.149nm,Fe—Fe距离为0.486nm,NH4+—Fe距离为0.483nm,N—S距离为0.361nm

⑴ 计算一个FeSO4·7H2O晶胞和一个(NH4) 2Fe(SO4)2·6H2O晶胞分别所含原子个数

⑵ 晶体自身的结构如空隙大小直接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趋势,试通过计算说明

FeSO4·7H2O比(NH4) 2Fe(SO4)2.·6H2O更易被氧化

已知:O的共价半径为0.66nm,在晶体中+2价的Fe半径为0.061nm,—2价的O半径为0.121nm,+6价的S半径为0.029nm,—3价的N半径为0.148nm

⑶ FeSO4·7H2O在潮湿的空气中被氧化的产物为Fe(OH)SO4·3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在水溶液中(NH4) 2Fe(SO4)2·6H2O与FeSO4·7H2O稳定性相当,请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