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青海省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青海省B地区牧场牧草变化表(数字越大,牧草质量越差)
等级比例% 年份 | 1~3级 | 4级 | 5级 | 6级 | 总面积 (平方千米) |
1985 | 0 | 9.26 | 52.13 | 38.61 | 11172 |
1997 | 0 | 0 | 48.3 | 51.7 | 10793 |
材料二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2)简述建设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材料三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3)结合下图说出青海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具体表现。(3分)
(1)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2)接近原料地(矿产资源丰富);接近燃料产地(近水电站);交通便利(位于交通枢纽);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3)清洁生产 (可持续经济发展)。
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题目分析:
(1)B地区因过度放牧,进而引起草场退化;因草场破坏,所以其表现为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2)主要从影响此工业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去分析,从经济效益分析,接近原料地和燃料产地,以及交通便利,都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环境效益分析,发展循环经济,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政策的支持。
(3)从图示分析,青海省的两大主导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其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属于清洁生产;其表现主要体现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上,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污染和废弃物排放,使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有了环境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