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2000年5月,位于A市B县C村的村委会经镇政府同意,在本村荒山开办一采矿场,随后承包给了村民甲、乙经营。因二人不交纳第二年的承包费,村委会在请镇政府出面协调未果的情况下,请B县矿产局进行干预。县矿产局调查后认为,该采石场未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村委会不具备发包采矿权的主体资格。其所收承包费属于非法所得,故作出处理决定,责令甲、乙二人停止开采,并没收采出的矿石产品,没收村委会及甲、乙二人的违法所得。

若复议机关认为县矿产局的处罚决定应该撤销,但甲、乙二人并未提出赔偿请求,对二人的财产损失,复议机关 ( )。

A.应当对行政赔偿问题同时作出决定

B.应当责令县矿产局返还没收的矿石和村委会的收入

C.应当责令县矿产局赔偿相应的价款

D.不应当对行政赔偿问题同时作出决定

答案

参考答案:B,C

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法》第29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行政复议机关对符合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应当给予赔偿的,在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应当同时决定被申请人依法给予赔偿。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行政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或者变更罚款,撤销违法集资、没收财物、征收财物、摊派费用以及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同时责令被申请人返还财产,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或者赔偿相应的价款。正确答案是BC。

阅读理解与欣赏
善意
  ①搬新家后,黄昏将近时我喜欢倚在阳台上,看街道上人群熙攘,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即将归家的松弛和喜悦。
  ②很是偶然地看到对面阳台上的目光,干净剔透,有些许寂寞掺杂,像年幼的鸟儿,落单在荒原,找不到将要飞去的方向。
  ③那双眼睛刚能露在阳台的玻璃上,如果她努力跳了一下,那一定是楼下的孩子们发出了快乐的叫喊,她想看清自己不曾拥有的欢乐,跳完之后,她的嘴角会微微上扬,眼神飞快跌回寂寞。她的眼睛让我的心颤了一下,那种眼神不是她该拥有的,她那么小,看上去不过五岁左右的样子。
  ④我与小女孩的目光相遇,她先是怔怔地看我,我把手竖在耳朵上,做个小白兔蹦跳的姿势,她的眼睛笑了,像雨后的花瓣,璀璨明媚。我趴在阳台上和她对望,彼此隔了些距离,说话很费力,我就用手势逗她玩,她看着我静静地笑,看得出她的手势表达不是很好,总是一手,又羞涩地了回去
  ⑤后来,她母亲到了阳台上,大约是叫她进去吃晚饭,我冲她扬了扬手,表示再见,她别着小小的脑袋恋恋地望着,忽然地扬起了手,向我表示再见,虽然她的手被妈妈飞快地捉了回去,可是,我还是看见了她没有拇指的右手。
  ⑥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手就那么扬着,久久地没有收回。
  ⑦对面阳台的门砰地关上,隔着玻璃,还是能看到她母亲冷漠、倔强的脸色。我腾地明白了许多……
  ⑧从那以后,我总忍不住想去看对面阳台上的眼神。黄昏时,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牢她小小的右手,目不斜视地穿过住宅小区的花圃,遇到相熟的街坊,亦不肯停下来打招呼,拽着对街上的热闹无限留恋的女儿上楼,然后,小女孩的眼睛便出现在对面阳台上。
  ⑨看见我时,小女孩依旧会顽皮地做个鬼脸,我的心怅怅的,她总会长大的,总要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雨,那时,她的自尊还能像在母亲的保护下那样倔强站立么?
  ⑩周末,女儿潇潇从寄宿幼儿园回来,我带她去海边,远远看见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在离人群较远的沙滩上玩。我忽然有点冲动:“潇潇,想不想交个新朋友?你看,那位小朋友就住在我们家对面,很可爱的。但是,小朋友的右手没有拇指,做朋友时,不能盯着她的右手看,也不能表示好奇。”潇潇很奇怪,问:“为什么?”
  “因为小朋友没有拇指已经很伤心了,或许在很久以前丢掉拇指的事她已经忘了,伤心也成为过去了,问她,等于提醒她记起丢了拇指的事,她会很伤心的。”
  潇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奔向小女孩。
  在这个世界上,善意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譬如,不是所有的沉痛往事都需要安慰,不是所有暂时的贫穷都需要施舍,亦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因为,某些不合时宜的善意表达,只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
  小女孩面对潇潇伸出去的手,怯怯地看了看母亲。潇潇亦回头张望我,我用微笑鼓励她。
  显然,那母亲认出了我,冲小女孩勉强点了点头,小女孩终于伸出了左手,潇潇拽起她,玩起了堆城堡的游戏。
  那天,小女孩和潇潇玩疯了,她的母亲望着她兴奋得通红的小脸蛋,眼里盈满了泪光……
1.文章主要用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我的善意?注意从文中选取相关材料进行分析。(至少写出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1)看的出她的手势表达不是很好。总是一手,又羞涩的了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严牢她小小的右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篇末写小姑娘的母亲眼里盈满了泪光请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此时她的心里充满了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说的“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这句话?你认为他跟作者的行为矛盾吗?请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