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从C、H、O、S、Cl、Na、N、Mg、Cu等9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煤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污染物       

工业用盐的化学式          ;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2)生成三种物质的分解反应                                               

(3)不溶性碱溶于盐酸的方程式                                                 

(4)除去氯化镁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铜的反应原理                                   

(5)生成湿润的PH试纸变蓝气体的复分解反应                                   

答案

(1)O;SO2;  NaNO2;  (2) Cu2(OH)2CO32CuO+H2O+CO2

(3)Mg(OH)2+2HCl=MgCl2+2H2O;

(4) CuCl2+Mg=MgCl2+Cu

(5)(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题目分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钙,故最多的元素的符号为O;煤的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故化学式为SO2;工业用盐是亚硝酸钠,故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aNO2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先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的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2)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

(3)不溶性的碱有很多(如氢氧化镁等),它们都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如氯化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4)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要除去氯化镁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铜,可用足量的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从而除去氯化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Mg=MgCl2+Cu。

(5)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而铵盐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氨气,如硫酸铵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氨气,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点评:熟练掌握化学符号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以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单项选择题

2008年我国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9.16万公顷,灾毁耕地2.48万公顷。生态退耕0.76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49万公顷。土地管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2.96万公顷。
全年水资源总量271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人均水资源2048立方米,增加6.9%;全年平均降水量659毫米,增加8.0%;年末全国大型水库蓄水量196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93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8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6%,工业用水增长1.8%,农业用水减少0.2%,生态补水减少0.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31.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0.3立方米,下降7.0%,人均用水量440.9立方米,下降0.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7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9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12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5.4%,全民义务植树23.1亿株。截至2008年底,自然保护区达253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6万平方公里。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原油消费量3.6亿吨,增长5.1%;天然气消费量807亿立方米,增长10.1%,电力消费量34502亿千瓦小时,增长5.6%,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9%。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消费量5.4亿吨,增长4.2%,精炼钢消费量538万吨,增长6.9%,电解铝消费量1260万吨,增长4.3%;乙烯消费量998万吨,下降2.9%;水泥消费量13.7亿吨,增长3.5%。

2007年全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约是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 )倍。

A.1.5

B.1.6

C.1.7

D.1.8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