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资料
20×7年4月,某审计机关派出审计组,对某企业20×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根据工作安排,由处长李某和副处长张某分别担任该项目的审计组组长和主审。审计机关要求审计组在5月1日之前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组进行了以下工作:
1.在确定审计组其他成员时,李某挑选了以下几名审计人员,并说明了理南。
(1)王某是具有多年审计经验的老同志,而且参加过上一次对该企业的审计,熟悉情况。
(2)钱某去年刚刚从该企业的财务处调入审计机关,对该企业的情况和人员都很熟悉,便于开展工作。
(3)孙某是前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参加过几个审计项目,考虑由他负责转换和分析该企业的电子数据。
(4)周某是去年录用的审计专业大学毕业生,工作热情很高,而且他的父亲是该企业的财务总监,他在审计组,有利于获得该企业对审计工作的支持。
2.考虑到20×6年审计机关曾经对该企业进行过审计,而且审计时间很紧,因此决定不再进行内部控制调查和测试,并且将上一次未审计的长期借款、固定资产等几个项目确定为本次审计重点。
3.审计组为了控制审计质量,决定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确定为0。
4.该企业在20×6年已经全面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财务核算和业务管理,因此审计组决定将信息系统也作为本次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针对“资料4”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系统组成部分审计和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审计

B.信息系统的可行性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审计的内容之一

C.审计人员可以采用询问、检查、观察等多种方法对信息系统进行调查

D.信息系统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的审计

答案

参考答案:A,B,C

解析:[大纲要求] 了解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主要由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系统组成部分审计以及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审计所组成。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信息系统的可行性;②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是否按照事先设计的文档去执行,开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是否完成阶段目标,才转入下一个阶段;③信息系统测试的全面性、适当性;④完成的信息系统功能上是否达到预定的需求,时间进度是否控制在计划之内,预算有没有超过标准等。所以,选项B的说法正确。信息系统了解的方法包括询问法、检查法和观察法。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信息系统审计指的是对用于经营决策、业务管理和财务核算的信息系统及其内部控制措施以及信息系统生命周期进行的审计。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张某应聘至A公司,双方经协商,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06年3月1日至2007年3月1日,并就劳动合同在履行中双方出现的违约行为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做出了约定。2006年6月8日,张某突然离开A公司不知去向。同年7月14日,张某被A公司发现已在B公司工作。

A公司即刻要求张某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单位违约金。因为A公司认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经过协商一致的,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是合法有效的。而张某无任何理由,擅自离开公司,违背了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张某却称是A公司违约在先,单方与自己解除了合同,此事公司的新老员工都知道,自己迫不得已只得到处求职,适逢B公司进行招聘,所以就到此应聘,现本人要求A公司赔偿违约金。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此后,A公司作为申诉人,将张某告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其支付违约金及赔偿经济损失,并且认为张某在未与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又被B公司聘用,依据《劳动法》第99条的规定,要求B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后,依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2条的规定,将B公司列为第三人,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但B公司认为:张某来B公司应聘,B公司并不知道他与申诉人签订过劳动合同且尚未解除,故此不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商议作出如下仲裁结果: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职工张某在劳动合同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前往第三人处工作,显属违约行为。第三人既不调查也不核实劳动者的真实身份存在过失,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最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张某向A公司支付违约金12000元,第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B公司向A公司支付赔偿金8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