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②2个氢分子     

③P2O5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④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手机电池,其容量是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电一次.甲醇电池的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x的化学式      

答案

①N;②2H2;③2O5;④O2

题目分析: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

②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

③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P2O5中P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2O5

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反应物中碳、氢、氧、钠原子个数分别为2、12、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钠原子个数分别为2、12、12、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中含有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及利用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进行解题的能力.

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沦为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作品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的无数建筑,除却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利用各种构建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 * * 到端门,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灵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体和“交奏”;每一座的本身是许多构建和构成部分(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样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但是谁能不感到从 * * 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没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请简要概述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