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絮凝()。

A.ζ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作用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E.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下列乳剂产生变化的原因是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乳剂的稳定性”。(1)分层:又称乳析,是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分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2)转相:又称为转型,是指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乳剂类型的现象。由O/W型转变成W/O型或发生相反的变化。转相通常是由于乳化剂性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如油酸钠本来为O/W型乳化剂,加入足量的氯化钙,转变为W/O型乳化剂,可使乳剂转变成W/O型乳剂。另外,向乳剂中加入相反类型的乳化剂也可使乳剂转相。转相时两种乳化剂的量比称为转相临界点,只有大于临界点才发生转相。(3)酸败:是指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使其中的油、乳化剂等发生变质的现象。可加入抗氧剂与防腐剂等防止或延缓酸败的发生。(4)絮凝:指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使其荷电减少,ζ电位降低,出现可逆性的聚集现象。若絮凝状态进一步发生变化也可引起乳剂的合并或破裂。乳剂中的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是产生絮凝的主要原因,同时絮凝与乳剂的黏度、相容积比以及流变性有密切的关系。

问答题

为了研究废电池、满江红(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对水质的影响,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ml未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4只鱼缸中分别放1节不同型号的电池(每节打洞,以便有毒物质释放),E缸作为对照,不放废电池;再向各缸分别放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同种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

结果见下表.

  B
所放废电池的型号  1号2号5号7号对照
金鱼成活时间(天)  1 7 15 18至今
实验二: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毫升未污染的池塘水;向各缸分别放入经过打洞处理的1节同型号的废电池;向B、C、D、E缸放入不同数量的满江红,20天后,再向各缸分别入1条健康、大小和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如下表:

  A B D
所放废电池的型号  1号  1号  1号 1号  1号
 满江红数量(g)0  40 80 120 160 
 溶氧量2.252.94 3.65 4.12 5.06 
铅(mg/L) 0.1350.134 0.106 0.084 0.029 
金鱼成活时间(天)  813  17至今 
(注:其中的溶解氧、铅重金属在水中的数据是放入满江红第20天时测定的,水中锰、汞、铜等重金属含量在放入满江红后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表中未予列出;表中的“至今”是指放入金鱼后第20天)

根据以上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得出何种结论?

(2)满江红在净化水质中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此实验所得的结论,请你谈谈感想和建议.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