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运用掌握的法学和社会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题要求: 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3.不少于5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判决当街卖 只为执行难 2004年,某地一企业主在一起诉讼中胜诉,法烷判决被告方“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其65万元,但被告迟迟不履行生效判决,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未果,一份本可以带来希望的判决成了一张“法律白条”,无奈之下,当事人只好将生效判决沿街叫卖,一时间沸沸扬扬。 生效的判决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作出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文书,是对是非曲直的最终裁判。但是如果这种最终裁判无法兑现,就成了一纸空文。低价出卖判决书是当事人的一种无奈,这种无奈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执行难。 执行为什么难 一是人们法制观念淡漠,缺乏诚信意识。当事人没有把遵从法律,履行判决作为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相反,一旦判决对自己不利,就想方设法隐匿财产,甚至一逃了事。二是法院的原因。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法官的素质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审判阶段的判决如果不能以理服人,在执行阶段必然加大了难度。有关调查显示,败诉方之所以不愿履行判决,原因就在于认为“判决不公”。还有就是执行方法单一,力度不够,不能形成对赖账不还的“老赖”形成震慑力。三是法院执行工作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压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法院并不能真正做到“审判独立”,地方保护主义横行,这种问题在执行工作中同样存在。 如何破解执行难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强法制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法律、尊重法院判决的良好氛围和传统;其次,进一步提高法院法官素质,提升审判质量,不但要做出公正的判决,还要使判决“以理服人”,力口强执行队伍建设,加强执行力度;三是要真正确保法院独立办案,杜绝打招呼、递条子,杜绝地方保护主义,使法院判决真正成为保护人民群众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200×年×月×日15时,位于某县各子乡宋城村北700m,某井下作业公司试油三大队作业20队,对某井进行射孔作业后,发生井喷,大量含硫化氢的气体喷出,造成村民6人死亡(在l0多万人的紧急疏散过程中,因年老体弱、惊吓、颠簸、中风、交通事故等原因还死亡15人),24人中等中毒,440余人轻度中毒,轻质油污染庄稼近700亩,中毒死亡大牲畜7头,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的井喷事故。
某井是一口预探井,完钻井深3282.8m,人工井底3032m,钻探目的层是新生界孔店组二段。事发当日15时,由某井下作业公司物理站射孔一队用90型射孔枪对该油层进行射孔。15时10分引爆射孔弹,投射子弹77颗,射发率100%。在开始上提电缆时,井口发生外溢,而且外溢量逐渐增大,溢出的水中有气泡。当电缆全部从井中提出后,作业20队副队长李某立即带领当班的5名作业工人抢装事先备好的总闸门,穿上了总闸门的8条大螺栓并拧紧了对角的4条,关闭了总闸门。在准备关闭套管闸门时,因有硫化氢气体随同压井液、轻质油及天然气一同喷出,强烈的气流使人无法接近套管闸门,当班工人不得不从井口撤离。撤离现场后,副队长李某立即派人电话报告上级,同时通知附近两个砖窑灭火,并到距井场最近的宋城村,广播发生井喷的消息,通知村民转移。
得到某井井喷的消息后,石油管理局、市公安局、当地驻军、当地县委,县政府,都组织了抢险人员赶赴现场。
经调查,并对该井地质、钻井、测井、试油、射孔等有关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进行反复分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钻井、录井、测井资料都没有发生硫化氢,造成了对该射孔层地下情况缺乏全面准确详尽的认识,把这一层作为新层和油水同层进行常规试油,对所试层段中含硫化氢没有准备。因此,此次事故属于不可预见的性质。
在调查中还发现,某井下作业公司20队存在执行制度不严的问题,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用总闸门代替防喷阀门等现象。
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3~8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A.检修计划

B.紧急救援纲领

C.事故模拟系统

D.紧急避险指导书

E.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