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回答问题。(7分)

(1)“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其中:

①是           山脉;②是          山脉;

A是            盆地

(2)图中河流③的名称是         河,它是我国最长的      (内流或外流)河。

(3)将新疆的天然气输往上海,选用哪种运输方式最合适?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4)根据你的理解,把下列内容按因果关系组合起来,以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①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②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③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④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答案

(1)天山 昆仑山 准噶尔 (2)塔里木 内流 (3)D (4)C

本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载体,考查有关新疆的综合地理知识,突出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考查。图中的①是天山山脉,②是昆仑山脉,A是准噶尔盆地,B是塔里木盆地,这些地理事物与北侧的阿尔泰山脉,构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轮廓。图中的③河流流经塔里木盆地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气东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西北地区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

琴王

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原载《小小说月刊》2004年第13期)

小题1:小说为什么要以“琴王”为题?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明。(5分)

小题3:结合全文,探究悠扬的琴声对村民们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请你分点概括。(6分)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