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示意图.
(1)某同学在实验时,按照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一块平板上,让纸带的一端夹在小车后端,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将平板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调整高度,直至轻推小车后小车______(填“匀速”、“加速”、“减速”)运动.
②将橡皮筋固定在小车前端.拉长橡皮筋使小车位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记下小车位置.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
③用2条、3条、4条、5条、6条橡皮筋分别代替1条橡皮筋重做实验,但必须让小车从______(填“同一位置”、“不同位置”)静止释放.
④在上述实验中打出的5条纸带中,分别找出小车开始近似做匀速运动的点,并分别测出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1、v2、v3、v4、v5、v6.
(2)如图2的4条纸带中最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
(3)某同学记录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 条数 | 速度m/s | 速度平方m2/s2 |
1 | 1 | 1.28 | 1.64 |
2 | 2 | 1.75 | 3.06 |
3 | 3 | 2.10 | 4.41 |
4 | 4 | 2.26 | 5.11 |
5 | 5 | 2.68 | 7.18 |
6 | 6 | 2.96 | 8.76 |
②根据你画的W-v2图象,你认为该同学第______次实验操作出现了问题,问题可能在于该次实验时小车释放的位置距离打点计时器较原位置______(填“远”或“近”)
(1)①本实验必须平衡摩擦力,应将平板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调整高度,直至轻推小车后小车匀速运动,这样小车所受的摩擦力被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
③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每次的功是倍数关系,方便准确得到每次的功,故当改变橡皮筋条数后,小车还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2)小车先在橡皮筯拉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后橡皮助松驰后做匀速运动,所以B图符合实验要求.
故答案为:B.
(3)①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采用描点法作出W-v2图象如图所示.
②由图知,该同学根据第4次实验数据描出的点离直线较远,说明操作出现了问题.问题可能在于该次实验时小车释放的位置距离打点计时器较原位置远,橡皮筯拉力做功少,小车获得的速度小.
故答案为:(1)①匀速;③同一位置;(2)①B;(3)①W-v2图象如图所示;②4、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