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他建立的“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迫使国外稀土垄断企业纷纷减产和停产,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影响十分深远。
材料二:“为了争取上大飞机项目,我们奋斗了20多年,如今中国人大飞机之梦终于要起飞了。”现年82岁、原国家科委科技干部局局长、大飞机专家金履忠教授激动地对记者表示。曾经担任国产ARJ21支线飞机副总设计师的周济生透露,大飞机制造零部件中最起码有50%以上需要对外招标。“这其中包括了飞机的发动机、大部分的机载设备和系统。”
看到上述材料,某校九年级1班的两个同学热烈的讨论起来。请你参与。
(1)郑尚勇同学不理解徐光宪院士的理论造成的“中国冲击”的关键及对我国的影响,你能吗?
(2)项开方同学觉得大飞机项目没有必要对外招标,你觉得呢?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我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