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 * * 题。

司马迁以孔子之后的文化领袖自许,决心写出胜过《春秋》的《史记》,他并未狂言欺世。论《史记》的成就,不管从中国历史长期已行的实践性,或从集文化之大成的广博性和从领风气之先的进步性哪一个方面而言,较其前人,都是后来居上之佼佼者。如以实践而论,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行之有效的外儒内法的政体,并非是孔子思想的体现,实则以司马迁崇儒而不弃法的思想所构建;上层文化领域内百家竞流的实际,也非孔子一家的独行,而是司马迁“整齐百家”的再现。论其文化知识面的广博,李长之先生誉司马迁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巨著《史记》当然也就是“百科全书”类的宝藏了。《史记》除了囊括孔子所致力于诗、书、礼、乐之外,又融会百家学说于一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民族、民俗,特别还有天文、地理、医学、科技等;而且并非停留于孔子“述而不作”的整理介绍阶段,力求做到“通古今之变”的论述,让人们“原始察终”充分认识其历史源流的发展变化。论其文化思想的进步性,且不必详列对各科文化的卓识远见,仅就政治上不提倡“克己复礼”,而在总结“承敝通变”的基础上大力颂扬革新进步;经济上不重本抑末,而提倡创造财富发展商品经济;在国家的统一上,不囿于“华夏之分”的狭隘圈子,而提倡华夏各民族都是黄帝子孙的诸民族大一统的崇高思想;对外不是闭关自守,自我独尊,而是竭力介绍域外物产,让人放眼更广阔的天地。诸如这些思想认识,不仅在两千多年以前是十分杰出、领先的,即如在两千年以后的今天,亦是闪闪发光,仍具有相当生命力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司马迁是位当之无愧的华夏文化巨人,其文化思想精髓,也是中 * * 文化精神的真正代表。

(董继昌《司马迁与华夏文化丛书·序》)

根据文义,说说“原始察终”中的“原”是什么意思?()

A.本来面貌

B.事物的根源

C.追究、探究根源

D.细微精察之处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原”与“察”一样在句子中是动词,应为“追究、探究”之意。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


假设叶先生与叶太太是你的新客户,目前正面临生涯与家庭上的转变,需要金融理财师协助规划。经过初步沟通面谈后,你获得了以下家庭、职业与财务信息:
一、案例成员
家庭成员年龄职业身体状况
叶先生53岁销售代表
叶太太49岁医务工作者
小叶25岁正在澳大利亚攻读硕士学位,明年夏天即将毕业
二、收支情况
1.叶先生一家月收入7000元(叶先生月收入4000元;叶太太月收入3000元),叶先生年终奖10000元,利息、股息收入1000元。
2.家庭月基本开销1200元,医疗费用200元,儿子留学澳大利亚两年,学费及生活费共需27万元,平均每月需要为儿子预备12000元的费用。
三、资产负债状况
1.叶先生夫妇在前年获得一笔老房拆迁补偿款,共计26万元。叶先生夫妇目前正是靠这笔资金来维持儿子的求学费用,已经花费了15万元。剩余的11万元现在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在银行,资金使用率极低。
2.叶先生全家除了拥有一套自用房产,市值70万元,黄金及收藏品1万元及8万元股票外,几乎没有其他投资。
3.叶先生家庭的自住房产尚有18万元本金的贷款余额,剩余贷款为商业性住房贷款,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考虑叶先生夫妇工作较为稳定,叶太太身为医务人员,银行将给予基准下浮15%的贷款利率。根据目前市场贷款利率,实际将按6.0435%年利率执行,每月还贷1600元。
4.叶先生夫妇俩目前的收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假设两人退休后每月总共可领取2500元的养老金。
四、保险情况
叶先生需要经常出差,但叶先生夫妇是极为缺乏保障的。除了给儿子购买了保额为2万元的寿险,每年缴费1200元以外,夫妇俩均没有购买任何保险。
五、理财目标
1.顺利协助儿子完成硕士学业,为儿子的前途发展尽到父母的养育之责;
2.在保证儿子学业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家庭资产的收益;
3.叶先生夫妇均没有购买保险,考虑到年龄逐渐增大、叶先生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希望能给家庭增加一些保障。

叶先生一家的年度结余是( )元。

A.-86200

B.-85000

C.-83600

D.-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