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自杀的应激—易感模型。
答案
参考答案:该模型由沃瑟曼和他的同事于1999年提出。他们发现自杀者身上有某种自杀的易感性或是特质,基因的组成结构以及后天获得的敏感性对个体的易感性或素质都有影响。5-羟色胺被认为是这种易感性的重要的生物基础,它的活动水平基本上由基因决定,很少与机体状态相关。去甲肾上腺也影响自杀的易感性,但不如5-羟色胺对自杀的影响那么恒定。他们认为基因遗传是重要的,但并不意味着自杀是一种“宿命”,因为易感性也受后天的影响:创伤性事件和不良的心理社会环境会加重其生物的易感性;同样,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都会减轻易感性。
当易感性人群处于应激状态时,其内在的易感性就会表现为易激惹、易愤怒、易受伤的倾向,比常人更容易导致自杀。在此基础上,沃瑟曼提出了广义的自杀过程中的应激—易感模型,认为自杀是应激因素、保护性因素(包括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与个体素质(包括易感性、人格、认知等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可见他们认为心理、行为、环境等因素在导致自杀和防止自杀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