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陶器。这些创造发明,无疑应归功于妇女,因为在性别分工的基础上妇女是家里的主人,必然首先从事这些活动。这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一定的残余,例如云南傣族和台湾高山族的制陶都由妇女来承担,而男子仅从事挖土、运土等辅助性劳动或甚至根本不参与其事。但在有些少数民族中已开始有所变化,如云南佤族和台湾耶美族中间,制陶已成为男子专有的职业,妇女则降为辅助性劳动。这些现象提供了陶器出现之后,有关男女分工的变化和社会分工发展等方面的有用资料。此外,上述少数民族制陶工艺方面的发展过程是:从泥条盘筑到慢轮修整,从露天平地堆烧到棚内平地封泥烧制,这正代表了由手制向轮制过渡的早期形态,由无窑向有窑过渡的初级形式,这些都为探讨原始制陶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详细地说明我国陶器的起源,目前尚感资料不足。不过最近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出土的陶器都比较原始,据碳十四断代,其年代为公元前五六十年以前,是华北新石器时代已知的最早的遗存。这些发现不仅有利于探索陶器的起源问题;同时还揭示了正是在这些遗存的基础上,才发展成为后来广泛分布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到阶级社会的商周文明,它们在制陶工艺和器形的发展上,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此外,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广西桂林甄皮岩的陶器也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其碳十四断代也在公元前四五十年以前,同样属于新石器时代比较早的遗存,它们同后来华南地区的陶器发展也有着直接联系。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可能分布着更多的早期陶瓷的遗存,在不断发展和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整体,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瓷和瓷器,成为我国特有的创造发明,并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下面哪一项符合本文对妇女从事制陶的解释( )

A.是陶器在我国起源的标志

B.证明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出现

C.是妇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一种印证

D.是造成了原始社会性别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妇女从事制陶的原因在于妇女是家里的主人,这是由家庭经济地位决定的。A、B、D三项在文中都没有体现。故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横线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同予者人      陋之有 

B、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以调素琴 

C、晋陶渊明爱菊      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水陆草木花      莲

2、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莲的生长环境?用横线在原文划出。

3、“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                                                 。 

4、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          ),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饶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惟有绿荷红菡,卷舒开合任天真。

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