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股份有限公司是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企业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2007年12月31日,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5万元;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奔腾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销售合同,约定在2008年2月1日以合同价格为每台3.2万元的价格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B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C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15万元;D配件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2万元,现有D配件可用于生产400台C产品,用D配件加工成C产品后预计C产品单位成本为1.75万元。
2007年12月31日,A产品和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销售A产品和C产品分别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和1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奔腾公司2007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A产品:
可变现净值=280×(13-0.5)=3 500(万元)<4 200(万元)
则A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为4 200-3 500=700(万元)
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800-200)=100(万元)
B产品: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3.2-0.2)=900(万元)
成本=300×3=900(万元),则有合同部分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00×(3-0.2)=560(万元)
成本=200×3=600(万元)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0-560=40(万元)
C产品:
可变现净值=1 000×(2-0.15)=1 850(万元)
成本为1 700万元,则C产品不用计提准备,同时把原有余额150-10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D配件:
对应产品C的成本=600+400×(1.75-1.5)=700(万元)
可变现净值=400×(2-0.15)=740(万元)C产品未减值,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7年12月31日,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 1 000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 400 000
借: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 50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