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判断题

只有以国债为对象进行的流通转让活动,才可以称为债券交易。( )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 以债券为对象进行的流通转让活动,都可以称为债券交易。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阅读。

烟    斗

辩中灵

  夕阳西下,一抹斜阳奋力挤过浓密的树叶,于杂货店的烟斗柜台上投下斑驳而殷红的残影。每次下班我都会经过这里,驻足良久,我不吸烟,却对烟斗情有独钟。

  那还是我小时候,记得村子的东头有一片小树林,空闲时父亲带领我们在那里开辟了一片空地,洒下旱烟籽,浇水,施肥,看着烟一天天地不断长高,父亲总会凝望着远方,脸上的笑容里写满温馨。父亲并不缺烟吸,我经常看到有人送他烟,父亲是一概不收的:你们不懂得烟的秉性,还是自己种的烟提神。父亲是乡里的中医,每晚伴随父亲到深夜的总是那一盏孤灯、一袋旱烟、几卷医书。屋内灯光昏暗,烟雾缭绕,那书是翻开版竖行繁体字的,父亲的眼神淡定刚毅,面容时而舒展,时而凝重,时而忘神,挂满微笑,时而哀叹,满面愁思。那时,我是不懂个中意味的,更不懂乡亲们为什么对他那样尊重。后来在乡亲们那满面愁容而来,轻松满意而去的脸上,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他们如此尊重父亲的原因。  

  我是从姑妈那里听到关于父亲得了癌症的噩耗的,懵懂的我第一次对“癌症”一词有了初步的印象。那些日子天是灰的,父亲不久将要离开我们的阴霾笼罩着全家。父亲的烟吸得更加频了,母亲望着父亲那日渐消瘦的脸庞,不止一次劝父亲:“把烟戒了吧!”每次父亲都会用他那爬满老茧的双手反复擦拭烟斗,铜质的烟斗擦得锃亮,父亲深情地回望着母亲,眼神依然那样淡定,透着刚毅和坚强:“让我再吸一袋吧,反正这也于事无补。”母亲知道他是拗不过父亲的,父亲一生没什么嗜好,可这烟却是他的命根子,这时母亲就会接过烟袋为父亲精心地装一袋他亲手种过的旱烟,点燃。每次父亲吸过烟后都会引发一阵阵剧烈的咳嗽,母亲这时就会悄悄地低下头,我知道母亲的眼里正满含泪水。  “娃,你长大后会吸烟吗?”“不!”我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一个雨天,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父亲安然地走了,依稀记得那神态直到最后仍是那样淡定、慈祥。后来听母亲说父亲拒绝治疗:不要给你们增加经济负担了,这只会给我带来更多的痛苦,留下钱给娃们买书,买本,不要让他们因为钱的事而耽误学业。每次回忆起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日子,母亲她的脸上总会溢出慈祥的笑容,我想,她的一生是幸福的。

  两年后,我们全家迁往县城,母亲在收拾杂物时发现了那个烟斗,我顺眼望去,烟斗上赫然刻着“拼搏”二字,我木然,耳边依稀回荡:“娃,你长大后会吸烟吗?” (选自“散文吧”,有改动)

1.文中写到了与父亲相关的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她的一生是幸福的。”“我”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烟斗”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案情:张银为一水果摊摊主,一日其好友李升带着一位外地务工姑娘王灵来水果摊买水果,张银见王灵长得挺俊俏,且知道李升是专门做人口拐卖“生意”的,就花了3000元钱把王灵买回家,欲让王灵与其弟张金结婚。到家后,张银让张金将王灵骗到地下室,并将地下室的门反锁。期间,张银帮助张金强行与王灵发生性关系。张金多次要求王灵与其结婚,王灵不允,欲自杀,被张金阻止。张金见这样拖下去也无望,就打算将王灵卖掉,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张银,张银表示同意,并积极寻找买主。一日,趁张银、张金不在家,王灵欲逃脱,恰巧被回来的张金发现,二人争执中张金推了王灵一下,不料王灵因此心脏病突发死亡,张金以为自己杀了人。后张银把所有的事告诉了丈夫周某,周某打电话到乡派出所报案,并将张银带到派出所去投案。张银在供述自己的罪行过程中始终强调张金没有过错,并供出了李升多次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后被抓获)。几日后,张金欲去派出所自首,走到途中,遇见在派出所任副所长的亲戚包某,张金告诉包某自己杀了人。包某说:“杀人要偿命,自首也要坐一辈子的牢,不如逃掉,逃过20年就没事了。”张金听了包某的话就打消了自首的念头,后不知所踪。
问题:
1.对张金应该以何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