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 建筑公司曾经在一线工人和经营人员中率先实行工资全额浮动,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激发二线工人、技术人员及分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公司宣布全面实 行工资全额浮动。决定宣布后,连续两天,技术部门几乎无人画图,大家议论纷纷,抵触情绪很大。实行工资全额浮动后,技术人员的月收入包括:基本生活补贴和 按当月完成设计任务的工程产值提取的设计费。如玻璃幕墙设计费,按工程产值的 0.27% 提成,即如果设计的工程产值达 100 万元,可提成设计费 2700 元。当然,技术人员除了绘制工程设计方案图和施工图,还必须作为技术代表参与投标,负责计算材料用量以及加工、安装现场的技术指导和协调工作。 分配政策的改变使技术部各小组每日完成的工作量有较大幅度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小组里出现了争抢任务的现象,大家都想搞产值高、难 度小的工程项目设计,而难度大或短期内难见效益的技术开发项目备受冷落。尽管技术组组长总是尽可能公平地安排设计任务,平衡大家的利益,但是意见还是一大 堆。各小组内人心浮动,好几个人有跳槽的意向,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小王干脆不辞而别。 请回到以下问题:
工资全额浮动在WH公司的技术部门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10 分)
参考答案:
工资全额浮动带给员工的是更多的压力,而非动力。 (A)全额浮动本身就意味着企业将风险全部转嫁到员工身上,势必让员工承受了很大的心 理压力。 (B)考核指标的设置过于简单、不合理。比如单纯按照产值考核,工资根据产值确定,员 工当然要拼命完成产值。虽然投标、技术指导和协调工作也作为考核指标,但没有明 确的考核标准,当然没人去做。 (C)项目的轻重没有与工资挂钩,大家当然要抢好做的做,不见效益的难做的项目自然没 人去做。(D)技术性岗位工作内容在考核中的科学性、有效性较难控制。即使有指标设定,但没有 设定权重,也不能科学地对技术人员的业绩作出客观评价。 (E)工资全额浮动显然已造成技术人员对工作的短期行为,抵触情绪的增加,无法保障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