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小李刚参加工作,在A公司做出纳员工作,遇到过下列情况:

(1)在两次例行的现金清查中,分别发现现金短缺100元和现金溢余50元。小李弄不明白原因,为保全自己的面子,息事宁人,现金短缺的100元他自己补上,现金溢余的50元自己收起。

(2)每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只根据公司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加或减对账单中企业的未入账款项来确定公司银行存款的实有数,而且每次做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后,立即将未入账的款项登记入账。

要求:分析小李对上述业务的处理是否正确,给出正确答案。

答案

参考答案:

(1)小李对现金清查结果的处理是错误的,他的处理方法可能会掩盖公司在现金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处理方法是按照有关的会计规定进行处理:对现金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首先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现金清查中发现短缺的现金,按短缺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发现溢余的现金,按实际溢余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按规定转账。若无法查明原因,报经主管人员批准后,转作收入或费用处理。

现金短缺部分,属于应由责任人或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或“库存现金”科目,无法查明原因的,经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科目。现金溢余部分,属于应支付给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计入“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2)小李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确定银行存款实有数的方法是错误的。确定银行存款实有数,应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存在的未达账项,二是企业或银行可能存在的记账错误。未达账项一般存在四种情况:①企业已经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的款项;②企业已经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的款项;③银行已经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的款项;④银行已经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的款项;小李在确定银行存款实有数时只考虑了上述③、④两种情况,忽略了前两种情况。 

按照现行规定,发生未达账项时,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调节后,双方余额如果相等,一般表明双方记账没有错误。如果双方余额不相等,一般表明双方记账有错误,需要进一步查对。属于银行方面的原因,应及时通知银行更正;属于本单位原因,应按错账更正办法进行更正。 

小李对未达账项的处理方法错误。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用来核对账目的,不是记账依据。小李每次做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后,立即将未入账的款项登记入账的做法,不符合规定,应该在相关未达账项符合入账标准时入账。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