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续上题。该投资商决定投资该宾馆,并完成了设计,现正在进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某承包商通过资格预审后参与了该宾馆的施工。该承包商在该宾馆的投标时,在招标文件的工程报价清单中,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砖砌体只有一项,工程量为4000m3,而从设计图纸上看,砖砌体有1/2砖墙、1砖墙、1砖半墙,经测量1/2砖墙,1砖墙、1砖半墙分别占砖砌体总工程量的10%、70%、20%。该承包商拟用实物法进行报价。根据预算定额,每10m3砖砌体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资料见表2-4。
                         表2-4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2砖墙 1砖墙 1砖半墙
人工 综合工日 工日 21.24 16.96 16.48
材料 主体砂浆(M2.5混合砂浆)
附加砂浆(M5混合砂浆)
松木模板
普通粘土砖
铁钉
m3
m3
m3
千块
kg
m3
1.95
-
-
5.641
-
1.13
2.16
0.09
0.01
5.40
0.22
1.06
2.30
0.10
0.01
5.35
0.22
1.07
机械 砂浆搅拌机械200L 台班 0.33 0.38 0.40
1.[问题一]
根据设计要求,砖砌体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试计算该项目每立方米砖砌体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
[问题二]
若根据市场调查,该承包商的单价资料如下:
人工:25元/工时;M2.5混合砂浆:66.3元/m3;M5混合砂浆:77.64元/m3;松木模板:861.00元/m3;普通粘土砖:148.63元/千块;铁钉:4.30元/kg;水:1.5元/m3;灰浆搅拌机39.88元/台班。若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础,间接费费率为20%,利润率为30%,税金为3.413%。试编制该工程砖砌体的综合单价。

答案

参考答案:[问题一]
解:人工工日:1/10(21.24×10%+16.96×70%+16.48×20%)=1.729(工日)
M5混合砂浆:1/10[1.95×10%+(2.16+0.09)×70%+(2.30+0.10)×20%]
=0.225(m3)
松木模板:1/10(0.01×70%+0.01×20%)=0.001(m3)
普通粘土砖:1/10(5.641×10%+5.40×70%+5.35×20%)=0.541(千块)
铁钉:1/10(0.22×70%+0.22×20%)=0.020(kg)
水:1/10(1.13×10%+1.06×70%+1.07×20%)=0.107(m3)
200L砂浆搅拌机:1/10(0.33×10%+0.38×70%+0.40×20%)=0.038(台班)
[问题二]
解:人工费:1.729×25=43.225(元)
材料费:0.225×77.64+0.001×861.00+0.541×148.63+0.02×4.30+0.107×1.5
=98.985(元)
机械费:0.038×39.88=1.515(元)
上述三项合计:143.73元
间接费:(43.225+1.515)×20%=8.948(元)
利润:(43.225+1.515)×30%=13.422(元)
合计:143.73+8.948+13.422=166.10(元/m3)
砖砌体综合单价:166.10(1+3.413%)=171.77(元/m3)
砖砌体总报价为:171.77×4000=687080(元)

阅读理解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经济遭遇新“瓶颈”,世纪更迭,我国经济的前进步伐如何?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近日完成的一份最新报告中认为:200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将有可能出现增速回升,已经连续多年的增速下滑趋势将得到遏制。在乐观预测的同时,报告也指出,这种止跌回升仍将受多种因素影响。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外,国内科技进步能力尚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产业升级缓慢,就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国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素质偏低,既影响了需求结构的升级,也影响了供给质量的提高;此外,与工业化发展相比,城市化发展相当滞后,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因而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与农民增收。城市化发展滞后也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以上问题均为快速发展遭遇到的新的制约“瓶颈”,只有尽快打破,才能不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报告据此提出,必须加大对外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和研究,以及开发力度,并建议国家新增财政支出要大幅度增加科研开发投入,争取“十五”计划末达到GDP的1.5%;在国企改革中则着重抓好提高国企创新能力工作,同时,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以产业教育加速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此外,必须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及解决农民增收等问题。

小题1:文章说“中国经济遭遇新‘瓶颈’”,对“瓶颈”的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A.这是用了暗喻修辞,‘瓶颈’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B.这是用了借喻修辞,‘瓶颈’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C.这是用了借代修辞,‘瓶颈’借代中国经济,表明了它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D.这是用了比拟修辞,‘瓶颈’比喻中国经济,比拟其发展已不通畅。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中国经济遭遇新’瓶颈’”?对其理由的阐述,哪一项不恰当?(   )

A.因为,我国的技术创新、国内科技生产的能力尚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且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而完全依靠国外,所以就造成了产业升级缓慢的局面。

B.因为我国长期以来的人力资源素质偏低,既影响了需求结构的升级,也影响了供给质量的提高。

C.因为城市化发展滞后,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就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使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新的制约。

D.因为,与工业化发展相比,城市发展的滞后,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与农民的收入。小题3:文章对于打破“瓶颈”向国家提出了建议,下面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议国家新增加财政支出要增加科研开发的投入 ,争取十五年后达到GDP的1.5%

B.建议加大对外引进技术再创新的研究,必须加大开发的力度与广度。

C.建议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投入,以产业化教育加速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D.建议在国企改革中,重点抓国企的创新能力,建议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的收入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