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①Fe(s)+CO2(g)⇌FeO(s)+CO(g)+akJ;
反应②CO(g)+
O2(g)⇌CO2(g)+bkJ.1 2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值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
温度/℃ | 500 | 700 | 900 |
K | 1.00 | 1.47 | 2.40 |
(2)700℃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3)图象符合反应①的是______(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且T1>T2).
(4)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Q 的Q=______.
(1)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k=
;由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反应①,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进行,故a>0,c(CO) c(CO2)
平衡时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4mol×50%=2mol,则:
Fe(s)+CO2(g)═FeO(s)+CO(g)
开始(mol):4 0
变化(mol):2 2
平衡(mol):2 2
平衡后一氧化碳浓度c(CO)=
=1mol/L;2mol 2L
故答案为:
;大于;1mol/L;c(CO) c(CO2)
(2)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缩小反应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故A不符合;
B.通入CO2 ,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B符合;
C.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到900℃,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符合;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故答案为:BC;
(3)A、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图象表示正反应吸热反应,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图象与实际相符合,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最高点到达平衡,温度升高,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图象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温度T1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1>T2,温度T1到达平衡时,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图象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4)已知:①Fe(s)+CO2(g)═FeO(s)+CO(g)△H1=a kJ•mol-1,
反应②CO(g)+1/2O2(g)═CO2(g)△H2=b kJ•mol-1
由盖斯定律,2(①+②)得2Fe(s)+O2(g)═2FeO(s),故△H3=2(a kJ•mol-1+b kJ•mol-1)=2(a+b)kJ•mol-1,
故答案为:2(a+b)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