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 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补阙、拾遗改为司谏、正言,而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所见北宋前期职官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特点一:形式上继承唐制,实际上有很大区别。三省制徒有虚名;
特点二:官职与执掌 分离。各部门的官员不在本部门理事,仅带本官衔,加上“差遣”职务,到其他部门任职;
特点三:分散、削弱相权。中书与枢密分掌文武,分割宰相兵权;三司掌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解析:
[分析]: 要求回答北宋前期职官制度的特点。 特点一:“形式上继承唐制,实际上有很大区别。三省制徒有虚名。”这在材料中已予揭示: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 特点二:“官职与执掌分离。各部门的官员不在本部门理事,仅带本官衔,加上‘差遣’职 务,到其他部门任职。”从材料“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可以看出。 特点三:“分散、削弱相权。中书与枢密分掌文武,分割宰相兵权;三司掌财政,分割宰相财 权。”这可以从材料“宰相不专用三蔓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中得出。 本题给考生的启迪,做好史料分析题,首先必须掌握好有关的背景知识。但这不是唯一的 要求。其实,有时认真阅读提供的史料,在其中直接找到答案或寻找答案的线索对正确答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