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文字,完成51—55题。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很不满意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而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因此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劝诫学者不要太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______观其大略者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言:“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不是说未读懂的地方就放过不理会了,而是暂时放过,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填入文中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所以
B. 因为
C.但是
D.诚然
参考答案:B
解析:文章第三段先指出诸葛亮与徐庶等人相比更高明,然后紧接着陈述得出这一判断的原因,所以此处用“因为”能恰当体现前后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