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使人成为教育实践对象的必要基础和条件。

答案

参考答案: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实践的对象。人成为教育实践的对象的必要基础和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的需要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社会要想存在和发展下去,都要从事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首先是物质财富的生产;其次是生产关系的生产;再次是一定劳动力的生产。没有一定合格的劳动力,生产也就不能进行。要生产一定合格的劳动力,生产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成员,不仅要给他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以促使他的身体发育成长,还要将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传递给他,以促使他的智力的发展。新生一代要能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要能应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的生产工具,要能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和生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这就需要教育。教育是造就合格劳动力和一定社会合格成员的工具,是老一代与新一代之间的接续和联系的手段,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手段。
(2)人的可教育性
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主要在于人具有可塑性。人的可塑性表现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是“未特定化”的。与动物相比,人在本能方面是贫乏的,自然并没有规定人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正是这种“未特定化”,为人通过教育而获得发展敞开了无限多样的可能性。人的“未特定化”,能适应环境,不受特定的生活环境的限制,为了生存也无须改变自己的生物本性、生物结构,而只需变化自己的外在生活方式、生存环境。
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塑性的前提,而可塑性又是人的可教育性的前提。现代科学研究对人类潜能的揭示,为人的可教育性展示了令人欣喜、令人振奋的广阔前景。当然,人的可教育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的可教育性既区别于遗传决定论,也区别于教育万能论。
(3)人对教育的需要性
人有对教育的需要性,这是因为人是“合群的动物”,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由于人类的婴儿生存本能匮乏,具有无助性,要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赖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儿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事业。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也就是说,个体的儿童期是未成熟的时期。教育能帮助儿童达到成熟,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个体获得生存能力需要教育,要成为一个社会认可的人,更需要教育。人具有十分丰富的潜能,开发人的潜能也离不开教育。现代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神经细胞都有一个生长、发展过程,而促进其生长、发展的动力是外部刺激,主要是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全球范围内,通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开掘出人的巨大潜能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人对教育的需要性。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