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反思中国办新教育以来的问题和教训,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在长期职业教育实践中,黄炎培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其要点包括职业教育的地位、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等。
(1)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
黄炎培认为,职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分工的产物,而教育则是保持和发展各行业的条件。从延续和促进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增进工作效能与激发工作者智能的需要出发,沟通职业与教育就是必需的。由于职业本身具有双重意义,与之相应的教育也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职业包含着对己谋生和对群服务的作用;另一方面,职业又适应了社会分工制度和人的发展差异的需要。
对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地位,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所谓一贯的,是指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建立起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体系。所谓整个的,是指不仅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应有一个独立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要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不仅普通教育要适应职业需要,而且职业教育也要防止偏执实用的片面。所谓正统的,是指应破除以为升学作准备的普通教育为正统,而以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教育为偏系的传统观念,职业教育的地位应与普通教育等量齐观。
(2)职业教育的目的
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所谓“使无业者有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造就适用人才。同时解决社会失业问题,使人才不至于浪费,使生计得以保障。所谓“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形成人的道德智能,使之能胜任所职、热爱所职,进而能有所创造发明,造福于社会人类。“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论,包含了黄炎培所提倡的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诸多追求,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和教育观。
(3)职业教育的方针
黄炎培在数十年实践中,形成了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黄炎培将社会化视为“职业教育机关惟一的生命”,强调的是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黄炎培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是因为他看到了职业教育较之普通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更多地受到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制约,这种认识也揭示了伴随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科学化是黄炎培办职业教育所坚持的另一条方针。所谓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以百业进步为追求,关乎国计民生,不可能在科学之外找到解决办法,无论中国外国,概莫能外。
(4)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总结以往教育的经验,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主张,作为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5)职业道德教育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另一重要特色和组成部分就是他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
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所谓“敬业”,是指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为所从事职业和全社会做出贡献的追求。所谓“乐群”,是指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乃至奉献精神。在黄炎培看来,职业教育从内涵上看,自应包括职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两方面,缺一不可。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育也就失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