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
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教育现象也同样如此。对某一教育现象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为教育研究者和其他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某些经验或教训,从而丰富和深化教育理论,推动教育实践的进行。
请你根据历史研究法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如何利用该研究方法来进行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参考答案: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要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首先应对历史研究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研究步骤来进行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1)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
①历史性。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上,是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事件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的考察,探求教育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并对它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做出科学预言。其次表现在研究过程上,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再现历史的全过程,包括它的每个发展阶段。
②具体性。历史研究是在丰富而具体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揭示研究对象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历史形式、丰富的内容以及各种相关因素,所以必须把握最能说明问题的史料。
③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用逻辑分析方法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论概括,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演变的历史规律性,更深刻地认识那些还处于萌芽状态、表现模糊不清的东西。
(2)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①对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以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完整地认识教育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包括对中外教育史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研究。
②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中外许多重要的教育家在各自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不同的学术观点,集中反映了一定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轨迹和规律,也代表着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
③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侧重于教育思想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各历史阶段不同思潮和流派的特点、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和对以后教育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思潮和流派论争、融合和演化的规律。
④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的评判分析。
⑤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侧重对国际教育的比较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3)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要遵循如下一般步骤:
第一步,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权衡使用历史研究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二步,史料的搜集与鉴别。要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地搜集有关史料,并用各种方式鉴别其真伪,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确凿可信的历史事实。
第三步,对史料的分析研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史料,深入考察教育演进的内在成因和机理,从而发现和揭示教育演变的规律。
(4)运用历史研究法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历史研究中的资料来源及分析鉴别。历史研究的资料可以是第一手信息资料,即原始来源,也可以是第二手信息资料,即间接来源。对史料的考证和评价过程分为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两种。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教育史料的鉴别考证内容和基本方式有辨伪考证、年代考证、地点考证、作者考证、文献原形考证。
②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处理历史研究中古与今、史与论以及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其一,古与今关系,即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的关系。要正确对待古与今,通古今之变,尊重历史,古为今用,使教育研究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其二,史与论的关系,即史料与史学的关系。任何历史史料的搜集,都必须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包括一定的教育理论及方法论的指导,以明确史料的性质、范围和种类,并伴随初步的鉴别、审定。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渗透性和决定性,能弥补由于客观条件和主体价值标准制约所带来的偏颇,避免仅限于现象的描述和史料的堆积,从形式到内容真正把握历史事实的发展演变并揭示其发展规律。
其三,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继承丰富的历史遗产,但不是全盘照搬或全盘否定,而是在选择、批判基础上的继承。批判中包含着继承,而继承是包含在否定中的肯定。批判、继承的目的在于创新。
③研究者应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历史感是一种以历史事实为前提,以尊重历史的价值为基础,以历史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创造性转化历史为目的的主体意识。现实感则表现为研究者对所处时代教育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对反映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的高度敏感性及对发展变化特点、趋势的深刻洞察和认识,也表现在借助当代认识工具和思维方式,不断扩展和深化对历史问题研究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