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思想领域发上了哪些重要变化。

答案

参考答案: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惨败,促使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从历史沉睡中醒来。内忧和外患推动着他们把眼光投向现实,发扬“经世致用”的传统,引起了思想界的某些新变化。其代表人物有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畲等。他们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第一,鞭挞封建末世的社会批判思想。在这方面以龚自珍最为突出。他揭露官僚政治的黑暗腐败,并预言社会变乱即将发生,期待祖国的生机勃兴和社会变革风雷的到来。
第二,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经世思想家们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自始至终坚持了反对侵略、抗敌爱国的立场。林则徐力主禁烟到底,积极抗战。魏源等人也主张严禁鸦片、抗敌救国。
第三,在反侵略思潮的推动下,经世派们还特变注重对西方情况的介绍及对祖国边疆问题的研究,写了一批有关西方各国情势及边疆问题的著作。姚赢《康辅纪行》、徐继畲《瀛环志略》、梁廷枏《海国四说》、张穆《蒙古游牧记》、何秋涛《朔方备乘》等。
第四,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开明思想。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则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著名口号成为当时倡导学习西方的著名代表人物。经世派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认同,迈开了近代中国融入世界发展主流的第一步,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觉醒。

多项选择题

(六)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东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来说,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消减目标是:日本消减6%,加拿大消减6%,东欧各国消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减少,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上。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议定书允许缔约国采取的减排方式之一是: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温室气体一般是指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空气中该种气体含量增多。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西方八个主要工业国家领导人,于2007年6月6日至8日聚首德国北部海滨小镇海利根达姆,共同讨论全球热点问题。 * * 国德国 * * 默克尔说,峰会的根本意义是为全球化进程塑造国际政治形态。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德国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议程。在短短的会议日程上,八国首脑们要讨论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投资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非洲发展等全人类关心的问题。德国希望本届峰会上八国领导人能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气候变化作为本届峰会的首要议题,在会议召开前就被炒得火热。旨在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2012年就将到期。德国提出,在本届会议上各方就2009年前温室气体减排全球框架协议取得共识;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应比1990年的水平降低50%、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但是,德国提出的目标遭到了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坚决反对。双方在会前的谈判中就已经较上了劲。美国极力想删除所有涉及减排目标的量化标准,而德国 * * 默克尔则表示在关键问题上决不作无原则让步。5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推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德国领导人对这种“缓兵之计”的做法评价不高。但美国的不合作将有可能使德国最后在这个问题上功亏一篑,并直接影响到本届八 * * 会的“圆满成功”。应德国 * * 默克尔邀请,胡 * * * * 于6月6日至8日赴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中,每五人就有一个中国人,所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本着对中国人民负责,对全人类共同利益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来处理这个问题。中国将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国际上积极推动和参与气候合作,支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主渠道开展合作。发达国家历史上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现实人均排放水平高,资金技术能力强,他们应该履行应承担的减排承诺,并在资金投入和技术转让方面给发展中国家以实际帮助。“贫困解决不了环境和气候问题。如果离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离开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2007年6月6日至8日,应德国 * * 默克尔的邀请,胡 * * * * 赴德国参加八国集团峰会,并就()问题阐述了中国的看法和主张。

A.世界经济

B.投资与社会责任

C.知识产权保护、发展

D.气候变化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