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5
#define M N+1
#define f(x) (x*M)
main()
int i1,i2;
i1=f(2);
i2=f(1+1);
printf("%d%d\n",i1,i2);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A.12 12

B.11 7

C.11 11

D.12 7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目中第1条要替换的语句i1=f(2);展开后是i1=(2*M);再展开为i1=(2*N+1);最后展开为i1=(2*5/1),结果使i1=11。而第2条语句i2=f(1+1);展开后为i2=(1+1*M);再展开为i2= (1+1*N+1);最后展开为i2=(1+1*5+1),结果使i2=7。故应该选择B。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夭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已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述。”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我弗敢知也。(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古人治学”和“今人治学”的一组是(     )

A.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B.博学而笃志好古敏求

C.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置四海之困穷不言

D.下学而上达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