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根据材料一,分析“泔水油”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分析步骤: 第一步 概括各段材料的含义,抓住材料信息 材料一京城“泔水油”黑幕 (1)北京每天会产生1600多吨泔水和 120多吨地沟油,其中有50%被私人捞走。 (2)一位农夫,每天晚饭后都会驱车来到这里,将泔水集中运走。 (3)农夫将泔水和地沟油加工提炼然后卖给他人,会有人来收购再加工,然后转手卖出去。如此“炼油”的农家厂子,在北京地区不下1000家。 (4)袁老板用收购来的泔水和地沟油,加工成卖给粮油市场供人食用的“成品油”。 (5)通过脱色、水洗、抽真空,地沟油变为食用油,源源不断售入粮油市场。 (6)垃圾炼油是个暴利的产业。已形成了从收购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一个链条。 (7)有关文件规定,泔水油、地沟油等这样的废弃食用油,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餐馆为了利益违规操作,用这些泔水油、地沟油进行加工生产的油贩子,更是谋取暴利。 (8)这些经过二次加工后的油,会被勾兑人大约1/3的色拉油和1/3的棕榈油,进入粮油市场,最后进入居民的口中。 (9)重复加工的泔水油和地沟油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人长期食用这些物质可以致癌。 (10)地沟油经过炼制后,与色拉油很难区别,极易出售给北京粮油批发市场的商贩。 (11)在北京粮油中央批发市场,有人可把“地沟油”直接装桶,销售给小型超市和早点摊位。 (12)处罚条例不健全和多口管理是对该问题打击不力的主要原因。 (13)记者曾拨通了北京市大兴区环保局的电话,举报袁老板的“黑油”加工厂。但执法人员却以地理位置不清为由拒绝清查。 材料二 (14)在广州打工的刘砍山,因白酒中甲醇含量超标中毒。病情还很难预测。 (15)村民段董树和一湖南籍外来务工人因喝假酒中毒身亡。 (16)截止到17日,广州毒酒事件的56人中毒,11人死亡。已查缴流向市场的毒酒887.5斤,但仍有少量白酒去向未明。广东省开展散装白酒专项监督检查。并实行日报告制度。 (17)造假酒,成本低。涉案人员被拘捕。 (18)制假的暴利与低风险加上无知是悲剧产生的原因。 (19)广州佰醇(化工)有限公司等数家经营单位未办生产许可证就开始大肆销售工业酒精,不开销售发票,不建立危险化学品的销售登记制度,没有留下购买者的详细联系资料。这些都使不法分子利用工业酒精勾兑毒酒有了可乘之机。 (20)山西省也出现假酒中毒事件。19人中毒身亡,另有一些人住院治疗。 (21)春节前,文水县假酒中毒事件中,中毒161人,19人死亡。 材料三 (22)一段时间以来,盗用公用设施的邪风在××市愈刮愈猛。 (23)全国各大城市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仅某省会城市一夜之间丢失的“下水井盖”达 30多个,形成城市街路上的“黑洞”。 (24)该市一夜之间有三人因误入“黑洞”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25)发生丢失事件后,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了一些办法。如加强夜间巡逻、加固易盗物品等,但此类现象还时有发生。 (26)分析原因:与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有关,直接的诱因应该是利益的驱动——如此密集的公用设施盗窃,皆因钢材市场价格上涨。 (27)有些防盗措施是不错的,但也应考虑防盗的成本和“收益”。 第二步 依据材料,分析原因(利益分析法)

第三步 考虑字数,具体成文 从给定的资料看,“泔水油”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餐饮部门为了利益违规操作;没有建立一个正规的、能够消纳北京所有餐饮垃圾的收集网络;政府监管不力;有关责任部门相互之间缺乏配合和协调;针对制假售假分子的处罚条例不健全等。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