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大型企业W准备进入机械行业,为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按25%的资产负债率融资,固定资产原始投资额为5000万元,当年投资当年完工投产,借款期限为4年,利息分期按年支付,本金到期偿还。该项投资预计有6年的使用年限,该方案投产后预计销售单价40元,单位变动成本14元,每年经营性固定付现成本100万元,年销售量为45万件。预计使用期满有残值10万元,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也为6年,税法规定的残值为8万元,会计和税法均用直线法提折旧。目前机械行业有一家企业A,A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40%,β值为1.5。A企业的借款利率为12%,而W为其机械业务项目筹资时的借款利率可望为10%,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40%,市场风险溢价为8.5%,无风险利率为8%,预计4年还本付息后该项目权益的β值降低20%,假设最后2年仍能保持4年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水平不变,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均不考虑筹资费。分别用实体现金流量法和股权现金流量法结合净现值法进行决策(折现率小数点保留到1%)。

答案

参考答案: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实体现金流量法和股权现金流量法的区别与联系。

(1)实体现金流量法:

②前5年每年的现金流量为:

营业现金流量=EBIT+折旧-所得税

=EBIT+折旧-EBIT×所得税税率

=(40×45-14×45-100-832)+832-(40×45-14×45-100-832)×40%

=974.8(万元)

第6年的现金流量为:

营业现金流量=EBIT+折旧-所得税+残值流入

=EBIT+折旧-EBIT×所得税税率+残值流入

=974.8+10-(10-8)×40%=984(万元)

③计算A企业在全权益融资下的β资产

⑤确定W的权益资本成本

rs=8%+1.28×8.5%=18.8%≈19%

⑥确定W的债务成本 NPV=1 250×10%×(1-40%)×(P/A,Kdt,4)+1 250×(P/S,Kdt,4)-1 250

当Kdt=6%,NPV=1 250×10%×(1-40%)×(P/A,6%,4)+1 250×(P/S,6%,4)-1 250

=75×3.4651+1 250×0.7921-1 250

=259.8825+990.125-1 250=0.0075(万元)

所以,债务税后成本为6%。

或直接Kdt=10%×(1-40%)=6%

⑦计算W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⑧计算W的净现值=974.8×(P/A,16%,5)+984×(P/S,16%,6)-5 000

=974.8×3.2743+984×0.4104-5 000

=3 191.79+403.83-5 000

=-1 404.38(万元),故不可行。

(2)股权现金流量法

②前3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股权现金流量=企业实体现金流量-利息×(1-税率)

=974.8-5 000×25%×10%×(1-40%)

=899.8(万元)

第4年股权现金流量=899.8-5 000×25%=-350.2(万元)

第5年股权现金流量=企业实体现金流量=974.8(万元)

第6年股权现金流量=企业实体现金流量=984(万元)

③计算A为全权益融资下的β资产

④计算W的β权益

后2年的β权益=1.28×(1-20%)=1.02

⑤确定W的权益资本成本

前4年rs=8%+1.28×8.5%=19%

后2年的rs=8%+1.02×8.5%=17%

⑥计算W的净现值

=899.8×(P/A,19%,3)-350.2×(P/S,19%,4)+974.8×(P/S,17%,1)×(P/S,19%,4)+ 984×(P/S,17%,2)×(P/S,19%,4)-5 000×(1-25%)

=899.8×2.14-350.2×0.4987+974.8×0.855×0.4987+984×0.731×0.4987-5000×(1-25%)

=1 925.57-174.64+415.64+358.72-3 750

=-1 224.71(万元),故不可行。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注意实体现金流量法和股权现金流量法的区别;二是在非规模扩张型项目中如何实现β值的转换。下面主要介绍β权益和β资产的关系。

企业实体现金流量法,即假设全权益融资情况下的现金流量,计算现金流量时不考虑利息,同样不考虑利息抵税,负债的影响反映在折现率上。在不考虑借款本金偿还的情况下,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利息(1-税率)

如考虑借款本金偿还的情况,在归还本金的当年,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利息(1 -税率)+本金(注:本金在税后支付,不涉及抵减所得税)。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有一本书叫《植物的奥秘》,上面记录了这样一个实验:测谎仪专家Cleve Rackstet把仪器的电线接在了一株观叶植物的叶子上,结果发现了跟测谎仪接在人身上同样的反应。于是他匆忙设计了一个实验,把活虾一只一只随机地扔到沸水中。他观察到植物对虾的死亡表现出“感情”上的强烈反应。Backster在上千株植物上接过导线,这些植物都表现出对这刺激的反应。后来他想办法把电极接在仅含单细胞的溶液中,他测试过变形虫、酵母茵、霉菌、血细胞,甚至精子,他甚至发现它们同样具有高兴与紧张一类的情感反应。

自然界是靠着种种交流成为一个整体的,这个交流系统包括颜色、形状、结构,还有“化学"成分。整个的光谱、电磁波和物质波,其目的都是为了传送信息。其中的每个组成部分,不管是速度、波长,还是频率,它们的运动本身就是信息。

整个宇宙就是由信息和发送信息者组成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的重要一点是:动物和植物交流所用的“语言”和我们自己身体里面交流所用的语言是一样的。哺乳动物腺体分泌的激素会跟其他哺乳动物交流类似的信息。一个动物的痛苦或死亡发出的心灵感应的信息能够被其它动物或植物的细胞接收到,也能被它们明白。

六七十年代有科学家发现,植物对大部分音乐或声音有反应,对磁场、电流有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都会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发现爵士乐和古典音乐一般都会给植物带来好的影响,摇滚乐则会产生反作用。

盂加拉科学家Jagadis Chundra Bose爵士在一百年前对植物做了很多奇妙的实验。他的研究结合了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他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关系。他设计了一种方法,让植物通过对电或其它刺激做出反应,在一块玻璃上“签名”(展现自己的特征)。他看到敏感的含羞草像动物一样具有发射孤,还发现在植物形成层的组织里面有相当于搏动的心脏的细胞,帮助把汁液通过茎向上压送。在很多实验后他指出,胡萝卜是最爱激动的蔬菜,芹菜最冷静。

理论上讲,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有意识。原则上讲,意识是和生命一样广阔存在,一样久远。

我们当代的Marcel Vogel成功地重复了Backstet的大部分实验,他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有生命的物体周围有一种宇宙能量,一秕生命力量。这种力量是各界生命都有的,包括人类。他说:“由于这一力量是大家共有的,所以才会互相感知,人与植物不仅能交流,还能在图表上记录这种交流。

小题1:

下列对生命体“情感反应”这一分析概括的认识,完全准确的是

A.指通过科学实验,例如把仪器的电线接上植物的叶子、或把活虾扔到沸水中、或把电极接到单细胞溶液中,发现各种生物都具有高兴与紧张一类的情感反应。

B.指测谎仪专家把仪器的电线接在一株观叶植物的叶子上,结果发现了跟测谎仪接在人身上同样的反应。

C.指测谎仪专家把活虾一只一只随机扔到沸水中,他观察到植物对虾的死亡表现出“感情"上的强烈反应。

D.指测谎仪专家把电极接在仅含单细胞的溶液中,他测试过变形虫、酵母菌、霉菌、血细胞、甚至精子,发现它们同样具有高兴与紧张一类的情感反应。小题2:

下列对划线句“整个宇宙就是由信息和发送信息者组成的”这句话的概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个的光谱、电磁波和物质波,其目的都是为了传送信息。其中每个组成部分不管是速度、波长、还是频率,它们的运动本身就是信息。

B.动物和植物交流用的“语言”和我们自己身体里面交流所用的“语言”是一样的。

C.一个动物的痛苦或死亡发出的心灵感应的信息能够被其它动物或植物的细胞接收到,也能被它们明白。

D.自然界是个整体,这个整体的系统包括颜色、形状、结构、还有化学成分。靠这个整体系统可以进行种种交流。小题3:

根据原文得出“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有意识”这个结论,不能作为依据的一项是

A.让植物通过对电或其它刺激作出反应,在一块玻璃上“鉴名”(展现自己的特征)。

B.孟加拉科学家还发现在植物形成层的组织里面有相当于搏动的心脏的细胞,帮助把汁液通过茎向上压送。

C.孟加拉科学家对植物做了许多奇妙实验。他的研究结合了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他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关系。

D.科学家发现植物对大部分音乐有反应,爵士乐和古典音乐一般都会给植物带来好的影响,摇滚乐则产生反作用。小题4:

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动物乃至于微生物都具有高兴和紧张一类的情感反应。

B.大自然的本质和人类一样有灵魂,智慧生命无处不在。

C.自然界是靠着种种交流成为一个整体,整个宇宙就是由信息和发送信息者组成的。

D.理论上讲,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有意识。原则上讲、意识和生命一样广阔存在,一样久远。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