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10分)

步骤一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⑴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步骤二  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⑵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2分)

⑶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2分)

步骤三  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⑷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2分)

⑸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1分)

答案

10分

⑴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或自然因素等)的不同。3分

⑵大禹治水;修建都江堰。2分

⑶孟子、儒家。2分

⑷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等等。(符合题意的任一事例即可)2分

⑸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分

题目分析: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房屋名称叫半地穴式房屋;图二的房屋名称是干栏式房屋,居住在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或自然因素等)的不同。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大禹治水。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修建都江堰。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他是诸子百家中儒家的代表。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等等。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从古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做法与主张中,树立环保意识,去保护大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