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四)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二: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d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三: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

分析事件三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新购仪器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而不能直接使用。当仪器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而未检定,则视为不合格,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须再次检定确认合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认后,才可使用。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文言阅读。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发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于是韩非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 疾:痛恨

B.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矣 恨:遗憾

C.李斯、姚贾害之,之曰 毁:毁弃

D.李斯使人非药,使自杀 遗:送给

2.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说明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善著书”的一项是(     )

①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

②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

③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④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

⑤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

B.韩非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 * * 佞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最终发愤著书。

C.李斯因为与韩非出于同门,所以在秦王要处死韩非时,极力为他说话,但最终没有成功。

D.秦王内心对韩非还是很喜爱的,所以在将其关入牢狱后又感到后悔,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4.翻译下面句子。

①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