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12层,7度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二级,地下室顶板为嵌固端。混凝土用C35,钢筋采用HRB400及HPB300。

假定地上一层框架某根中柱的纵向钢筋的配置如图所示,每侧纵筋计算面积As=985mm2,实配,满足构造要求。现将其延伸至地下一层,截面尺寸不变,每侧纵筋的计算面积为地上一层柱每侧纵筋计算面积的0.9倍。试问,延伸至地下一层后的中柱,其截面中全部纵向钢筋的数量,应为下列何项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A.

B.

C.

D.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解答如下: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2.1条:

地下一层中柱: As=1.1×3×985=3250.5mm2

选用,满足。

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冷战“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6分)

(2)根据材料二,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多极合作时代”能否实现?结合所学说明理由。(4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