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8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①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②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1:文段中①②处的“此”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小题2:结合文段,说说对文段中划线语句含意的理解。(3分)
小题3:对“我说不出话”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痛失优秀青年而伤心得说不出话来。
B.因为痛苦、愤怒到了极点而说不出话来。
C.跟段祺瑞反动政府无理可说。
D.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此时并不想说。
小题1:①指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 ②指写这篇文章
小题2: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的意义。“苟活者”会从这次流血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的猛士”会更坚定地奋勇前进。鲁迅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鼓舞大家“直面人生”,经受生死的考验,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
小题3:B
小题1:
题目分析:第一个“此”放到原文里,句子是这样的,“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那么这个意义就是上文所说的“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的明证了”。第二个“此”所在的句子为“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显然,这个此就是指《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
小题2:
题目分析:这段话出现在文章结尾部分,一般结尾段都具有升华主旨的作用,所以考生有解答时要结合文章的主题来组织答案。“淡红的血色”指这一次的流血事件,作者认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都会从这次流血事件中受到激励,表现出作者的一腔热情和坚定的信念。
小题3:
题目分析:从全文来看,作者说“我说不出话”并不是真的无话可说,而因为痛失优秀青年而无比伤心痛苦,同时更是对反动政府愤怒到了极点而说不出话来。题干要求选出“分析最恰当”的一项,相比较,B项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