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凡物必有合,……有合各有阴阳”,“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简析上述论点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方面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1)上述观点指出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相互联系、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不可分割。但这些辩证法思想是朴素的、零碎的,并带有一定神秘色彩。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揭示客观事物自身固有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毛 * * 系统地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科学地阐明了关于矛盾普遍性以及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的原理。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不可分割,二者的辩证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

(3)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事物、处理问题,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才能获得正确认识,做好各项工作。

解析:

[命题出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现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 [思路剖析] 回答本题要注意三个层次的问题:首先,要评析四句话中的辩证法思想。四句话都提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但却是朴素的、零散的,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对这一部分,考生大多回答得比较好。其次,要阐述与前者(“在这方面”)相关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学说的基本内容,即矛盾的普遍性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原理。最后,回答对立统一学说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必背考点]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 [应试对策] 对立统一学说是辩证法的基础之作,也是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考点。同时,考生也要注意到,矛盾分析方法还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思想方法,或者说是答题方法。要注意认真学习其精髓,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