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重庆行政许可法考试 207名公务员舞弊得0分 重庆市人事局教育培训处人士向记者介绍说,今年6月下旬举行的市级机关《行政许可法》考试中发现有207名公务员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他们都被判零分,并接受自费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的处理。 据了解,6月19日和20日,重庆市人事局组织市级机关1.1万多名公务员参加《行政许可法》考试,考试方式为开卷。试后,除4人考试成绩未达60分的及格分数线外,出现了多达207份的“问题”试卷,其中205份试卷答题内容的相同率为99%,有的试卷字迹明显同属1人,还有2份试卷是用复写纸答的。 教育培训处负责人认为,《行政许可法》是我国新近实行的一项重要法律,对公务员来说尤其应该掌握其相关知识,在这次考试中竟然出现如此现象,所以要严格对公务员的评估工作纪律,切实做到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禁弄虚作假,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据分析,这次考试出现如此多的“问题”试卷,其原因在于,一些公务员认识不到位,认为《行政许可法》考试不重要;有的单位购买教材较少,没有做到每人1册,考生没有资料可供复习。 据了解,重庆市人事局让这些违规的公务员吃了“鸭蛋”,同时还进行了相应处理:当事人当年不能参加评优,调资晋级推迟1年。《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考试考核暂行办法》中规定:凡考试、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等次或取消考试考核资格者,必须自费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 ――重庆日报 考试作弊缺课严重 浙江省委党校32名干部得零分 正科级干部郭先生来电:浙江省委党校的学风考风越来越好了。7月份,党校函授学院贴出一纸白榜,32位同学因考试作弊或缺课严重作零分处理。处理这么严肃,以前想都没有想到。 记者了解报道:郭先生去年开始到党校学习,原以为拿张文凭总是件简单的事。上了一个学期,他就感觉自己想得太轻松了,党校绝不是混文凭的地方,上课认真不说,考勤也相当严格。学校规定,面授缺课超过1/3者,不准参加该课的期末考试,只能补考;旷课超过1/3者,取消该课期末考试和缓补考资格。他说,他早就想给85100000打电话,前几天看到那张白纸,终于忍不住了。 昨天,党校函授学院上百名考生考完了这个学期的最后一门,也许贴在教学大楼入口处那张白纸起了威慑作用,秩序井然,没有一人作弊。“党校的考风考纪一年比一年好。”学院院长杨仲林笑着说:“这三四年我们一直狠抓学风考风,一发现有作弊行为肯定零分处理,立即张榜公布,到那时谁来电话说情都没用了。” 由于学生都是党员干部,刚开始真刀真枪抓考纪还真有一定难度。党校的人都还记得这件事:一位干部考试抄袭,被老师发现后他解释,前段日子参加抗洪,实在没时间复习。老师虽然敬佩他是抗洪英雄,但还是给了零分处理。正是这样,学生中作弊人员逐年减少,2000年函授学院入学考试,抓到71位作弊者,去年55位,今年40位。 杨院长说,党校不是混文凭的地方,还要更好地加强学风建设。 可以提及的是,为了给这些“鸭蛋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学校在白榜上公布的是他们的班级和学号,而掩去了他们的姓名。学校希望他们能引以为戒,通过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 ――中国青年报 职称外语考试 鹰城四千人参加三百多人作弊被抓 昨日,记者从市干部考试中心了解到,在4月11日举行的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中,我市有352名考试作弊者被查处。 这次统一考试,我市共有4314名考生参加考试,为我市历年来参考人数最多的一次。有352名考生因找人替考或考试中有作弊行为被捉,这些考试作弊者的考号和姓名已在市干部考试中心公布栏中公开向社会公布(考试中心也希望社会各界对漏查者进行举报,通过核对笔迹查证)。其中找人替考者除取消考试成绩、3年内不得报考各类人事考试之外,考试中心还将把找人替考者和替人考试者通知其所在单位。据市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介绍,为保证这次考试的严肃、公正,市干部考试中心加大了监考力度和对找人替考者的查处力度,除对一些严重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进行当场处理外,对考生在考场携带、使用的通信工具进行了收缴登记,还要求填写备查表的可疑人员到考试中心核对笔迹。 ――平顶山日报 思路引导 该给定材料反映的是一些地方对干部考试作弊从严处理,此举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干部考试作弊,这与一个普通学生考试作弊有着本质的不同。干部考试作弊其实是腐败现象在这一领域的一个反映,也是干部诚信缺失的一个表现。在完成这套题目时,切忌不要就事论事,一定要有升华和提炼。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参考答案:短信竞猜不能只顾经济利益 为了加强电视节目的管理,国家广电总局近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手机参与和有奖竞猜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紧急通知》,对于电视节目中的手机有奖竞猜节目做了严格限制。同时,也规定了新闻和新闻类节目(含访谈类节目),一律不得开设手机短信参与的竞猜环节,已经开设的要立即停止;其他手机短信参与的节目和有奖竞猜类节目,一律不得涉及政治性、敏感性话题。广电总局的通知下发后,部分频道的新闻类节目等栏目对短信参与活动刹车。 广电总局的这一决定,缘起前些日子某媒体在播放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时进行的一次并不人道的有奖竞猜。本来,这么多的人质遇难,气氛已经是非常的悲痛了,可是竟然还有媒体拿灾难的死亡人数做充满娱乐色彩的有奖竞猜,而且某些商业机构还要从中挣钱。 本来,电视频道和移动运营商牵手,通过短信竞猜的方式,实现观众和节目的互动,提高观众对节目的参与热情,这样既提高了电视频道的收视率,电视频道还可以从运营商那里分得一杯羹,这本是一件有利双方共赢的好事。但某些媒体却因为只顾经济上的创收而忽视了社会效益,阻碍了短信这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这不禁让人想到前段时间移动对整个SP市场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整肃。SP的违规乱收费让用户怨声载道,移动的出乎也是迫不得已。其实,只要那些SP在进行经济创收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公众利益、社会效益,恐怕也不会造成今天这种局面。 无论是电视频道的有奖竞猜也好,SP提供的各种短信增值服务也罢,这次监管部门亮出的黄牌都表明了这样一种态度:利用短信进行创收不能只单方面的考虑经济效益。 如今,我国的短信市场份额在呈与日递增之势。在每年上千亿条的短信容量中,短信增值服务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如果SP只图一时的创收之快,置用户利益、社会效益于不顾,那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SP自己。众SP要想分得短信市场中更大的一块蛋糕,就不能单方面的只顾经济利益,尽管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之一。 其实,众SP们的短信增值业务应该是能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的。面对用户,SP应该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不用任何让用户容易理解偏差的词语,不搞强制订阅。另一方面,SP应该坚决摒弃向用户发送任何低俗的信息,摒弃举办像上述事件类似的毫无人道的竞猜活动。只要SP加强自律,是可以避免运营商整治的“大棒”的。 不过从广电总局制止纯粹只图经济利益的短信竞猜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短信监管方面职能部门范围的扩大。当前的短信市场已经有点混乱,短信的监管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对短信市场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管,势必会影响到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对短信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管举措,也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总之,短信竞猜是作为短信增值服务的一种新形式,本身是一种非常好的商业模式,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可以说是利弊共存。但不管搞何种方式的短信竞猜,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必须要牢牢记住: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搞那些有违背社会利益和公共道德的竞猜活动。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最后必将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