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患者,男,37岁。于入院前5小时在封闭高温环境中劳动后突觉发热、头晕、意识恍惚,伴四肢肌肉痉挛,发病后约10分被送至我院。入院查体:T42℃,R42次/分,BP90/60mmHg,意识不清,皮肤黄染,前胸及四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双瞳孔缩小,直径均为2mm,对光反射消失;双肺底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HR130~150次/分,律齐,无杂音;四肢肌张力高,四肢阵发性痉挛。

应采取什么样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答案

参考答案:应采取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为:
①降低体温。降温措施多主张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联合进行。物理降温措施包括:
a.环境降温,控制室温在22~25℃;b.头部降温常用冰枕、冰帽;c.全身降温常用冰袋敷大血管处、4℃冰生理盐水灌肠、酒精擦浴,有条件可使用冰毯,静脉输入液体可降温至4℃左右后输入。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可采用人工冬眠治疗,即氯丙嗪8mg+哌替啶25mg+异丙嗪8mg缓慢静脉滴注,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若血压有下降趋势,应酌情减慢滴速或停止给药。也可采用水合氯醛加冰盐水低压灌肠降温。有时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进行辅助治疗。无论何种降温方法,体温降至38℃左右即可考虑终止降温。降温期间,血压应维持在收缩压12kPa(90mmHg)以上,防止虚脱。
②对症处理。a.保持气道通畅,充分给氧;b.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输液补充血容量,补钠,肌痉挛严重时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c.此外,应防治急性肾衰竭、脑水肿、心功能衰竭、DIC等。
③加强基础护理。a.口腔护理;b.皮肤护理;c.根据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或鼻饲饮食,加强营养支持。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