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据新华社报道,2000年3月8日,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因犯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南昌市被依法执行死刑。胡长清是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长大的,放过牛,种过田,砍过柴。生活十分拮据的胡氏一家,为了胡长清一人读书上学,“奔前途有个出息”,让其二姐、三姐中途辍学。童年的胡长清,一双球鞋整整穿了五年,自己还要挑篮赶集卖胡萝卜,挣几个小钱补贴学费。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胡长清先后入伍入党,参加工作,这一时期,在胡长清的心中,不能说没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信念。但“光宗耀祖”和“升官发财”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根深蒂固,党性严重不纯, * * 主义理想信念在胡长清的人生观中始终缺乏坚实的思想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面对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冲击,胡长清开始分散事业和工作的精力,悄悄地倒卖钢材,代销沥青,承揽存款,投资股票……本来就不够坚定的理想信念发生了根本动摇,“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占了上风,只是当时还没有条件大捞、特捞。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胡长清走上了领导岗位以后,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下,他心中残存的 * * 主义理想信念的火花彻底熄灭,精神支柱彻底崩溃。他开始肆无忌惮地大把大把地捞钱,任副省长期间受贿竟“日吞万元”,生活上奢靡腐化,包养情妇,嫖娟宿妓,政治上蜕化变质。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胡长清的自白颇为典型,他在“我的悔过书”中写道:“回忆反省自己入党30年,用 * * 主义的理想去战胜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太差……正确的东西没有去占领,错误消极的东西就乘虚而入,产生了思想的大崩溃,犹如脱缰的野马,一放不可收拾,最终动摇理想,丧失信念。”他又说:“近几年来,我官做大了,便放松自己,不注意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没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制约很少,即使有也是形式化、表面化的,因而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被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淹没了。”
胡长清案留给人们的惨痛教训是多方面的,但最核心的一条是要加强领导班子的行政伦理建设,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使领导干部把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放在事业和人生的首位。
分析上述案例,指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伦理建设,防止政府官员腐败。

答案

参考答案: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途径。
1) 加强行政伦理教育,使公务员认识到良好的行政伦理是为政之本。
2) 强调行政伦理立法,通过以法制权、以民制权、以德制权,从而使权力变成相对的权力、可以监控的权力。
3) 加强公民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
(2) 制度规范与理想信念的协调互补。制度作为一种刚性的行政伦理规范,要求有相应的行政人员的伦理信念的配合,才能充分有效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行政伦理制度、规范的他律与行政伦理信念、良心的自律共同构成行政伦理系统,只有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行政伦理操作系统。
(3) 确定最低要求和理想追求。行政伦理的最低要求就是行政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要求,起码做合格的公务员,也就是行政伦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现代行政伦理丛本建设还应该包括行政道德的“最高要求”或“行政伦理的理想”层面,也就是成为道德高尚的模范。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