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运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的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理论,分析在“流动性陷阱”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信用供给可能性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时,在影响银行准备金之外,因利率变动会引起银行资产价格的变动,进而改变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变化将迫使银行调整其信贷政策,并经由信用供给可能量大小的变化,影响实际经济活动。因此该理论实际上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点置于利率一流动性一信用量这一连锁反应过程上。若以L表示流动性,K表示信用量,则信用供给可能性学说的模型为: R↑→r↓→L↑→K↑→Y↑ 该理论强调利率变化对信用供给可能量的影响并特别强调制度因素和预期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投资的利率弹性很小,货币政策仍能通过影响贷款人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供给可能量而作用于经济活动。因此,在“流动性陷阱”条件下,货币政策仍是有效的。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二


求助者一般资料:王某,女性,30岁,已婚,公司会计。
案例介绍:求助者结婚五年,婚后求助者就学着做各式各样的菜,每天都会做几道菜等老公一起吃,可是老公经常有事情不能回来同吃,因此她觉得很失落,没有成就感,感觉很无聊,慢慢的就不喜欢做菜了。求助者对现状很不满意,自己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但是她却感觉不到女儿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求助者现在很苦恼,有时候觉得活着很没有意思,想自杀。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得体,谈吐不凡,小时候家里就她一个女儿,因此父母对她是娇生惯养,求助者意志薄弱,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在困难面前表现得比较软弱。
以下是求助者与咨询师谈话的片段:
心理咨询师:您失落的原因是什么
求助者:在家里很无聊,我没有一点成就感。
心理咨询师:您说老公经常不回来吃饭,自己感觉做的菜没有人吃,因此感觉无聊,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我不喜欢丈夫晚归。
心理咨询师:假设现在您的家里停水了,连刷牙、洗脸的水都没有了,您会怎么办
求助者:很简单,那就不刷牙、不洗脸了。
心理咨询师:您是这么想的,那别人会不会去买水呢
求助者:是的,会有,那么麻烦的话我宁愿不做。
心理咨询师:您想改变这种状态,那么您都做了什么呢
求助者:(……沉默)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可是我现在连做饭的动力都没有了,还能怎么办好多朋友都说要做贤妻良母,我现在觉得很可笑……
心理咨询师:您好像对什么都失去兴趣了,您对自己有什么想法
求助者:我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人。
心理咨询师:您可以说自己做饭没有价值,但不能说您做为母亲、作为妻子没有价值。
求助者:(沉默)……

本案例中求助者第一次沉默的原因可能是( )。

A.困惑

B.共情

C.思考

D.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