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②报考省级(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③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可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④1000~12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参考例文]
(1) 报考省级(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
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加强自主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中 * * * * 胡 * * 曾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的色自主创新之路。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总体部署,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扎实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紧紧抓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把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作为重点领域。
三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四是要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创造性实践。
五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发展创新文化。要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要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分析,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战略思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努力、扎实苦干,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2) 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
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和动力。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如果我们将一个企业的发展比作一个人的成长,那么企业的创新机制就好比是人的新陈代谢机制。新陈代谢是人的生命和动力之所在,同样,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和动力之所在。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们必须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技术基础。把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明确作为国家战略,是改变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题的战略安排,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并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大战略。实践也再次证明,只有依靠自主创新积累起一批适合我国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求得主动。
知识产权是一种企业创新机制,知识产权能够极大地激励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成果是由企业创造者创造的,只有赋予创新成果创造者以专有权,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生产出更多、更适合于社会需要的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制度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它通过法律的形式,使企业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对其创新成果获得一定期限的独占权,并禁止他人擅自使用,从而不仅使自己通过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收回企业创新的投资,而且可以获得超额价值,为以后进一步的企业创新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知识产权能够正确地引导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是以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而知识产权是一种重要的科技资源、经济资源和法律资源。因此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的知识产权为企业创新起到了正确的和积极的引导作用。该作用主要表现在:企业创新必须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和配置已有的知识产权资源。
知识产权能够有效地保护企业创新。入世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将成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按照WTO的法制统一原则,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的标准应当与包括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在内的国际知识产权法接轨。现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包括行政保护、司法保护、民间保护和国际保护四个部分。其中,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中为中国所特有,它是指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工商、科技、文化、技监、海关等部门的行政执法(如停止、查封、没收、吊销、销毁、罚款、扣留等措施)。其次,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形式有民事诉讼(如停止、赔偿等责任)、行政诉讼(如确权归属、不服行政决定等纠纷)和刑事诉讼(如判刑、罚金、没收等刑罚)。再次,知识产权民间保护的形式是指国内仲裁。最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途径有WTO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DSB)、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国际仲裁和国际法院诉讼。
总之,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商品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与企业创新具有密切的联系,知识产权在促进企业创新中起着激励作用、引导作用和保护作用。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其目的就在于促进企业创造者不断创新,并保护这种企业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制度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创新,而另一方面企业创新成果又要求知识产权保护,这又促进了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地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