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教授可以说是学术界的一位奇人。他以经济学的工具分析政治现象,一手开创了一门新的研究领域,大大地扩充了经济学的视野。他的为人处世也很特立独行:在报纸杂志上以老妪能解的笔调撰文载道,花很多时间和同事后进切磋琢磨。这和一般成名的经济学家离世索居,在象牙塔里经营学问大不相同。

布坎南曾在夏威夷大学作过一系列的专题演讲,其中有一次,他用一个亲身经验来阐释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布坎南喜欢看美式足球,对每年一月的季后决赛更是不能错过。可是,虽然每场比赛正式的时间只有六十分钟,一旦加上犯规、换场、中场休息、伤停、教练叫停等等,一场下来总要耗掉三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他觉得在电视机前花这么长的时间很浪费,有点罪恶感。可是球赛实在好看,弃之不忍。最后他想出了一个有点阿Q的做法:他把后院里拾来的两大桶核桃搬到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敲核桃(大概也顺便吃几个)。看完一场比赛,他也弄完一小堆的核桃仁。

事实上,布坎南一边看、一边敲、一边还问自己:为什么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会让他有罪恶感,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强调工作而排斥休闲?只要不干扰别人,游手好闲有什么不好?诺贝尔奖得主毕竟不同凡响。经过一番“推敲”、“咀嚼”,布坎南悟出了一个道理:社会赞许工作,是因为工作不只是对个人有好处,对其他的人也好。我种菜,你养猪,然后我们经由交易,可以互蒙其利而皆大欢喜。这样要比你我自己既要养猪又要种菜来得好。专业化的生产对自己、对别人、对大家,都好。相反地,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么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别人也享受不到他从事生产带来的“交易价值”。因此,布坎南觉得西方社会对“生产”、“工作”赋予道德上正面的价值,直接间接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有人在溪边看到小鱼在水里力争上游而体会出一些生命的意义;布坎南看美式足球而悟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有为者亦若是,下次我帮儿子喂奶换尿布时也不要再嘀咕抱怨,我可要好好地动动我的脑筋才是!

(节选自熊秉元《寻找心中的那把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文中“推敲”、“咀嚼”二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A.强调比喻

B.说明道理

C.解释含义

D.引用例证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推敲”、“咀嚼”是修辞中暗喻的手法,是比喻中的一种,因此选A项。)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游天平山记

高启

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指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至白云寺,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①以上。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孥②撑拄,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索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惫而喘者,恐而眺者,怡然若有乐者,怅然俯仰感慨若有悲者:虽所遇不同,然莫不皆有得也。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③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其上始平旷,坦石为地,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天之风飕飕,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既而欲下,失其故路,树隐石蔽,愈索愈迷,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时日欲暮,大风忽来,洞谷唅呀,鸟兽鸣吼。予心恐,俯下疾呼,有樵者闻之,遂相导以出,至白云亭,复与同游者会。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惟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今天下板荡④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离合之难保也,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众曰:“诺!”遂书以为记。

【注释】①狙杙(jū yì):像猕猴攀登小木桩一样②蟠(pán):盘曲。孥(ná):牵引。③褰裳:提起衣裳。④板荡:《板》、《荡》,《诗经•大雅》篇名,都是写周厉王无道的诗,后因称政局混乱为“板荡”。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治馔载醪治:整理

B.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荫:遮盖

C.蟠孥撑拄,不可名状状:形状

D.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 举:推举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

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

B.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

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

C.至则舍舟就舆

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

D.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

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日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有泉出(于)乱石间

B.(予)至白云寺,谒魏公祠

C.既入(石穴),则凛然若将压者

D.(众)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

8.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天平山的怪石、甘泉、险崖作了细致的描绘,还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自己及同游者游览天平山时的不同动作、神态和感受。

B.作者特别写了自己登上山的高处后远眺的辽阔境界,而且写出了自己当时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感觉。

C.作者褰裳奋武,独登极顶后下山,虽经历了日暮风作,鸟兽鸣吼,愈转愈迷时的恐惧疾呼,但因能“得兹山之绝胜”,所以“乐”。

D.文章最后,作者感慨时局之动乱、保一己平安之不易、同游盛会之难再。要求记此次游历于石上,以弥补无法再游之遗憾。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划线部分断句。(4分)

今天下板荡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

②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惟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