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羌族碉楼:东方金字塔

古羌族碉楼的建筑技术是华夏文明一颗耀眼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羌族碉楼被法国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明珠”“东方金字塔”。

羌族碉楼古称“邛笼”,是羌人由游牧至农耕定居后的居住形态。《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云:岷江上游及附近羌族人“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十余丈,为邛笼”。羌族人居住区比比皆是的碉楼,似一把把长剑直插云霄,彰显着羌族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和羌族人的雄风,也映出了当年的刀光剑影。在众多的羌寨中,被专家学者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的桃坪羌寨,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更令人瞩目。

寨子呈放射状,筑有八个出口,八个出口又以整个寨子底层四通八达的甬道织成路网,联结寨内的三座碉楼。走在幽黯诡谲曲曲弯弯的甬道内,如无人指引,一时半会还真难走出这个“八卦阵”。碉楼外面没有门,想上碉楼必须从羌民住宅进入。整座碉楼有一根中心柱,贯穿了一柱定天下的古羌建筑理念,与半坡遗址中的中心柱思想相一致。碉楼内的“交通要道”是羌族独具特色的独木楼梯,楼梯从下而上呈螺旋状,梯子每格只能容下一只脚;而羌族碉楼的窗别具特色,为外小内大,呈倒斗形。这也是战争防御的需要。

羌族碉楼分为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高者达十余丈。羌族碉楼上的石块看似信手砌成,其实砌筑每一块石材,使用每一抹黄泥,都是有严格要求的。碉楼从外形看为一个梭台形,从每条轴线看整面墙为梯形。羌族碉楼角线准确笔直,似木匠弹的墨线,墙表面光滑平整无以立足。而且,古羌人在修筑碉楼时将基础深挖到岩层处,加强了基脚的稳固性。将墙体修筑成梭形,形成多个支撑点,起到了较好的抗震作用。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羌人就已掌握了先进、熟练的建筑技术。这些体现羌族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建筑,连石头缝里都渗透出沧桑云烟,它们是羌族历史的见证者。

羌族由于特殊的民族史、特殊的生活变迁、居住环境以及受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制约,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民族信仰和生活理念。他们推崇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以天地日月、山川树石为神的原始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而白石崇拜是羌族人的信仰象征。走进每个羌寨,可以看到各家各户的房顶上都有白石英石,那是羌民敬奉的白石神。现在,还有不少羌民外出时身带小白石,佩带“火镰刀”,用棉花草击石取火。这个古俗一直传承了几千年。当地羌人喜爱歌舞,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羌家人围着咂酒,载歌载舞,往往是“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红日已曈曈”。

小题1:下面对羌族碉楼建筑技术和水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碉楼上石头和黄泥的使用,都有严格要求,以便使房屋坚固和耐用。

B.碉楼在建造时,角线准确笔直,墙体表面光滑平整,难以攀爬。

C.碉楼在建筑时,将地基深挖到出现岩层处,为的是基脚的经久牢固。

D.碉楼的墙体修筑成梭形,形成多个支撑点,能够完全避免地震的损害。小题2:以下分析不能体现羌族碉楼外观布局和内部特色的一项是(   )

居住区比比皆是的碉楼,彰显着羌族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和雄风。

B.碉楼外面没有门,只能从民宅进入;窗户也是外小内大,成倒斗型。

C.上下碉楼的通道是呈螺旋形状的、只能容纳一只脚的独木楼梯。

D.羌族碉楼的外形为梭台形,分为四角、五角等,高者能达十余丈。

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代表羌族人先进又熟练的建筑技术的碉楼被专家学者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

B.出现在汉代的这些碉楼是古代羌族人生活落后和民族心理相对自我封闭的象征。

C.羌族碉楼是古代羌族人经历了长期的生活变迁逐渐形成的一种居住形态。

D.羌寨各家房顶上的白石英石是羌族人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信仰白石神的标志。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要从文章中找到与羌族碉楼建筑技术和水平的解说相关的语段,把选项放回原文进行分析比较。D.“能够完全避免地震的损害”,夸大其词。原文说的是“起到了较好的抗震作用”。所以选D。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要找到原文中与羌族碉楼外观布局和内部特色相关的语段,将选项带人原文进行比较判断。A. 说的是碉楼彰显羌族人的性格和雄风,是属于答非所问。体现不出来“羌族碉楼外观布局和内部特色”。所以选A。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仔细分辨选项表述与原文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取舍。A“代表羌族人”表述不符合文意,根据第二段,被称为“东方古堡”的应为桃坪羌寨。B.表述内容在原文未提及。D“信仰白石神的标志”是属于无中生有。所以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朝衣冠(     )
(2)宫妇左右莫不王(     )
(3)客之我者(     )
(4)视之(     )
2.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邹忌八尺有余  ②乃重岳阳楼
B.①时时而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
C.①臣知不如徐公美 ②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D.①王之甚矣    ②重岩叠嶂,隐天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