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建设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全厂定员为1100人,工资和福利费按照每人每年7200元估算。每年其他费用为860万元(其中:其他制造费用为660万元)。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估算为192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21000万元,年修理费占年经营成本10%。各项流动资金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帐款30天,现金40天,应付帐款为30天,存货为40天。试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该项目的流动资金。

答案

参考答案: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1000/(360/30)=1750万元
(2)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11000.72+860)/(360/40)=183.56万元
(3)存货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19200/(360/40)=2133.33万元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
=(11000.72+660+19200+2100010%)/(360/40)=2528.00万元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1000/(360/40)=2333.33万元
存货=2133.33+2528.00+2333.33=6994.66万元
由此求得: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现金+存货
=1750+183.56+6994.66=8928.22万元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19200/(360/30)=1600万元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8928.22-1600=7328.22万元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约定的和平】

材料一 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法国》

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

(1)材料一所述“和平”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上搭建起来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克里孟梭的评论有何依据。(1分)

(2)材料二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1分)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1分)

【打出的和平】

材料三 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 * * 党历史》第二卷(上)

(3)材料三所述“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1分)概述这场战争结束后的4、5年内,我国在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1分)

【持久的和平】

(4)“持久和平”是“世界梦”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中 * * 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实现。(2分)

填空题